2021年正在打款的150万名群众免于被骗,你知道这些部委反电诈有多拼吗?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边万莉 北京报道 近年来,年正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打款的万道部电诈新型网络犯罪已成为主流犯罪。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财产安全,名群有的众免群众被骗的倾家荡产,有的于被有多企业被骗的停工破产,广大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骗知拼4月14日,委反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年正公安部、打款的万道部电诈最高人民法院、名群最高人民检察院、众免工信部、于被有多央行等部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进展情况。骗知拼
公安部副部长杜航伟表示,委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年正很复杂的社会治理问题,并不是简单的社会治安问题。现在出现的持续9个月立案数的同比下降,是在我们持续严打高压的态势下取得的,应该说这些成绩是暂时的、脆弱的。从这个方面来讲,下一步要继续保持严打高压,综合治理,防范管控,各方面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他进一步指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任重道远,我们将坚定不移把打击治理工作向纵深推进,不断巩固和深化打击治理成效,努力保持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案连续下降的良好态势。”
1、立案数连续9个月同比下降,破获案件39.4万起
公安部副部长杜航伟介绍,去年6月至今实现立案数连续9个月同比下降,打击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深入开展“云剑”、“长城”、“断卡”、“断流”、“5.10”等专项行动,统筹指挥各地一体作战、整体打击,先后组织开展150次全国集群战役,有力打击震慑犯罪。
一年来,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9.4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3.4万名,同比分别上升28.5%和76.6%,打击战果创历史新高。公安部会同国家移民局组织开展“断流”专案行动,打掉非法出境团伙1.2万个,抓获偷渡犯罪嫌疑人5.1万名。会同最高法、最高检、工信部、人民银行和三大运营商持续推进“断卡”行动,打掉“两卡”违法犯罪团伙4.2万个,查处犯罪嫌疑人44万名,惩戒失信人员20万名,惩处营业网点、机构4.1万个。
预警防范效果突出。一年来,国家反诈中心直接推送全国预警指令4067万条,各地利用公安大数据产出预警线索4170万条,成功避免6178万名群众受骗。会同相关部门加大技术反制力度,升级优化拦截系统,建立快速动态封堵机制,完善止付冻结工作机制,成功拦截诈骗电话19.5亿次、短信21.4亿条,封堵涉诈域名网址210.6万个,紧急止付涉案资金3291亿元。
压紧压实属地责任,源头管控成效明显。公安部依托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实行涉诈重点地区约谈警示、红黄牌警告和挂牌整治制度,对17个重点城市进行红黄牌警告,与中央政法委共同集中约谈20个重点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压紧压实地方党委政府主体责任,推动把管控治理工作纳入平安建设重要内容,强力推进源头管控和教育劝返等工作,从境外教育劝返涉诈人员21万名,赴境外针对我国内实施犯罪的人员大幅减少。
行业治理齐抓共管,合力挤压犯罪空间。中央政法委将信息网络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纳入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进行部署。全国人大法工委加快推进《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立法工作,为加强行业监管、源头治理提供法律支撑。工信部组织三大运营商升级启动“断卡行动2.0”,先后清理高危电话卡7769万张、行业卡1931万张。人民银行深入开展“资金链”治理工作,拒绝可疑交易1.3亿笔。中央网信办会同公安部、工信部加强网络巡查监测和网络生态治理,集中整治互联网行业涉诈突出问题,通过规范行业管理,有效堵塞了一批监管方面的漏洞,挤压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空间。
反诈宣传氛围浓厚,全社会参与共筑防线。国家反诈中心开通官方政务号,累计发布视频4300多条、播放30亿次。持续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受理群众举报线索1466万条,向群众预警2.3亿次。
2、诈骗手法加速迭代变化,已超过50种
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局长刘忠义表示,随着打击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特点:
一是新型网络犯罪已成为主流犯罪。随着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犯罪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犯罪持续下降,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网络犯罪已成为主流犯罪。当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电信网络诈骗发案也呈迅猛增长态势,特别是新冠疫情背景下,人们生产生活加速向网上转移,进一步加剧了案件的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为全球性的打击治理难题。
二是诈骗手法加速迭代变化。诈骗集团紧跟社会热点,随时变化诈骗手法和“话术”,迷惑性强,人民群众很容易上当受骗。诈骗集团针对不同群体,根据非法获取的精准个人信息,量身定制诈骗剧本,实施精准诈骗。公安机关发现的诈骗类型现在已经超过50种,其中网络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冒充客服、冒充公检法是5种主要的诈骗类型。
三是攻防对抗不断加剧升级。诈骗集团利用区块链、虚拟货币、AI智能、GOIP、远程操控、共享屏幕等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更新升级犯罪工具,与公安机关在通讯网络和转账洗钱等方面的攻防对抗不断加剧升级。从资金通道看,传统的三方支付、对公账户洗钱占比已减少,大量利用跑分平台加数字货币洗钱,尤其是利用USDT(泰达币)危害最为严重。公安机关会同相关部门始终和诈骗分子斗智斗勇,不断研究调整打击防范措施,确保始终保持主动权。
四是跨国有组织特征日趋明显。诈骗集团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呈现出多行业支撑、产业化分布、集团化运作、精细化分工、跨境式布局等跨国有组织犯罪特征。集团头目和骨干往往躲在境外,打着高薪招聘的幌子,诱骗招募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赴境外从事诈骗活动。集团头目通过境外聊天软件,指挥境内人员从事APP制作开发、引流推广、买卖信息、转账洗钱等各类违法犯罪,境内境外衔接紧密,跨国有组织犯罪特征日趋明显。
3、共追缴返还人民群众被骗资金120亿元
近年来,公安机关会同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工作措施,坚决追缴返还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被骗资金,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一是建立快速止付冻结机制。不断优化升级平台系统,尽可能多地止付冻结受害人被骗资金。2021年,共紧急止付群众被骗款3291亿元,正在打款的150万名受害群众免于被骗。
二是建立涉诈银行账户风险监测拦截机制。公安部、人民银行指导各银行金融机构,建立大数据风控模型,对涉电信网络诈骗的风险账户,实时开展资金拦截,累计拦截102万个资金账户148亿元。
三是依法及时返还被骗资金。公安部会同银保监会制定出台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冻结资金返还若干规定》及实施细则,对权属明确、符合返还条件的涉案冻结资金,依法及时返还被骗群众。2021年,全国公安机关共追缴返还人民群众被骗资金120亿元。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诈骗分子利用三方四方支付、跑分平台、数字货币、贸易对冲等多种方式,不断改变转账洗钱手法,转账速度快、隐蔽性强,给公安机关追缴赃款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此外,资金返还的法律依据有待进一步健全,返还流程还需进一步完善,此项工作还面临诸多挑战。
刘忠义表示,下一步,公安部将会同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全国人大法工委、最高检、最高法等部门,完善法律法规,健全风险监测机制,提升预警拦截能力,进一步加大电信网络诈骗被骗资金的返还力度,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4、组织开展APP安全专项治理,保障用户权益
个人信息泄露通常是被电信网络诈骗的开始,一些企业机构、个人随意收集、违法获取、过度使用、非法买卖个人信息,诈骗分子获得这些信息后,还可以对不同人群实施精准诈骗。
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局长隋静表示,工信部加快推动《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落地实施,全面推进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2022年,工信部还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持续完善管理制度。我们将加快出台《工信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个人信息保护管理规定》,研究制定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车联网、人工智能等重要领域数据安全标准,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监管。
二是继续开展专项治理。针对涉诈、涉赌、涉网络黑灰产以及疑似恶意程序等不良APP,组织开展APP安全专项治理。建立不良APP安全监测处置技术能力,形成“主动发现、风险预警、依法处置、监管追责”的全流程闭环治理体系。
三是保障用户权益。重点突出关键责任链监管,对应用商店、第三方软件开发工具包、终端企业、重点互联网企业等实现监管全覆盖,打造更为安全的信息通信消费环境。
四是开展协同共治。将加强与网信、公安等部门协同配合,推动构建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媒体监督、社会组织和用户共同参与的综合监管格局,进一步营造更安全、更清朗、更可靠的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工作局面。
5、落实风险防控责任,断开涉诈资金链条
获取非法资金是电信网络诈骗分子的最终目的,随着工作纵深推进,“资金链”治理已步入“深水区”。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司长温信祥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犯罪分子资金转移的手法、工具不断翻新,呈现出产业化、专业化、团队化作案趋势,治理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一是买卖账户情况依然突出。二是攻防对抗不断升级变化,打击难度加大。三是统筹优化服务和风险防控的压力加大
温信祥介绍,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组织金融行业以更严的要求、更高的标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指导商业银行、支付机构、清算机构全面落实金融行业打防管控“资金链”治理各项措施。
具体来看,一是压实主体责任。商业银行、支付机构按照“谁的账户谁负责”“谁的商户谁负责”“谁的钱包谁负责”,持续落实风险防控责任,断开涉诈资金链条,切实做到“支付为民”。二是统筹平衡风险防控与优化支付服务。商业银行、支付机构按照便利度不减、风险防控力度不减,优化服务要加强、风险管理要加强,这“两个不减、两个加强”原则,在风险防控同时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的支付服务,避免“一刀切”防控过度影响正常业务。
三是要提升风险防控的精准度。商业银行、支付机构要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风险识别、拦截精准性。加强对虚拟货币等新型领域风险防范,全方位堵截犯罪资金。四是提高全社会风险防范意识。按照打防结合、预防为先的思路,加大反诈宣传教育,形成对网络犯罪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温信祥说,“在此提醒广大社会公众,为保障自身资金安全,要牢固树立法律意识,依法使用账户,拒绝出租、出借、出售账户和帮助他人转账,切莫贪图小利,成为犯罪分子的帮凶。”
(责任编辑:探索)
-
来源: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江苏新一轮改革不做简单翻牌,旨在转换机制、转换功能,核心是理顺各层级之间产权关系,明晰各自职能定位和边界。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通过公司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机构间协同发展,凝聚 ...[详细]
-
转自:中国经济网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24日讯 昨日,河北银保监局办公室发布关于2022年上半年全省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通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河北银行在河北的投诉量、贷款业务投诉量均位列城市商 ...[详细]
-
记者今天8月24日)从海南省召开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海南继续组织旅客安全有序离岛,目前全省已累计送返旅客189261人。8月9日至8月23日,海口美兰机场、三亚凤凰机场累计安排出港航 ...[详细]
-
生理盐水加培养液竟成“特效药”?北京警方打掉一涉老诈骗团伙 记者:张静姝 海淀警方提示,对日常遇到的非社区、单位性质组织的免费体检、问诊应提高警惕,对正规医疗机构外自称“名医”的人或组织应持谨慎 ...[详细]
-
北京时间31日凌晨,黄金期货价格周二录得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下跌,并创7月下旬以来的最低收盘价。分析师称,黄金市场投机者又再次开始做空黄金,但同时我们看到一些大型大宗商品交易商对市场的观点已变得更加乐观, ...[详细]
-
连日来,我国川渝地区持续高温,电力告急。为缓解当地电煤紧张局面,铁路部门采取优化运输组织、提升装卸效率等举措,全力做好电煤运输保障工作。△达州火车站站前广场7月1日至今,从山西、陕西和新疆始发的电煤专 ...[详细]
-
中国中免:拟8月25日港交所挂牌上市 发售价定为每股158港元
中国中免8月24日港交所公告,公司拟全球发售约1.028亿股股份,其中香港发售股份513.82万股,国际发售股份9762.37万股,另有15%超额配股权;发售价厘定为每股发售股份158港元,每手买卖单 ...[详细]
-
【环球网报道 记者 付嘉骏】今天是中韩建交30周年的日子。据韩国纽西斯通讯社报道,为庆祝中韩建交30周年,韩国经营者总协会24日发布声明表示祝贺,并对未来发展两国间合作关系寄予期待,称“希望中韩关系能 ...[详细]
-
碳酸锂50万元关口只差“临门一脚”!市场激辩未来价格前景 中下游“死磕”锂矿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记者 曾楚楚国内碳酸锂价格继续上扬,创三个月新高。据财联社不完全梳理,这些业内人士和分析师近期对锂盐价格走势发表观点,汇总如下:百川盈孚数据显示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