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签发华为专利许可会议纪要,要通过合理收费奠定创新形象
原标题:任正非签发华为专利许可会议纪要,任正要通过合理收费奠定创新形象
4月6日,非签发华华为内部论坛“心声社区”发布由公司创始人、为专CEO任正非签发的利许《专利许可业务汇报》会议纪要。这份纪要指出,议纪要通过合理收费奠定创新形象,通过用别人的合理专利也要合理付费。
纪要提到四个方面的收费内容,一是奠定专利制度的本质是激励创新,促进技术公开并被业界公平广泛的创新使用,从而推动产业繁荣和社会进步;我们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形象知识产权价值观,树立公司的任正创新者形象,同时也利于公司的非签发华可持续、有质量地发展。为专第二,利许“向导指路” “高僧开光”,分享读专利的心得体会,启迪年青人快速突破。第三,要与时俱进的制定知识产权策略,服务公司的商业成功;积极探索技术秘密许可模式和产业推广机制。第四,敢于突破、坚定走事实标准的道路;知识产权体系要有战略思维,系统性的保护好我们的研究创新成果。
纪要称,在5G、WiFi 6和音视频编解码、光传输、光智能等几大领域,华为已经形成了高价值专利包,要构建合理的价格基准,让产业界公平合理地使用华为的专利技术,在获得适当的研发回报的同时,也有利于华为在国际社会奠定创新者形象;华为使用了别人的专利,也要合理付费,这样就在全世界建立起了有利于创新的知识产权价值观和土壤。
纪要称,要启迪年青人快速突破,不是要侵犯别人的专利,而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要基于可获得的许可及基于专利规则来做出世界上最好的产品来,不要不理解人家已有的创新而埋头苦干,也不要绕路产生更多的消耗。
纪要强调,华为是以产品营收为主的公司,在知识产权策略上与业界很多产品公司有共同点,有相互专利交叉许可的基础,使用彼此的专利技术,能为市场提供更好的产品,最终受益的是消费者和客户,从而繁荣了整个产业链。
纪要还指,以前讲知识产权,主要是指专利,并且是以标准相关的专利为主。现在,有些研究创新成果并不适合通过专利公开,更适合采用技术秘密的形式进行保护,如材料配方、内部核心算法、制程工艺等。要与时俱进的制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特别是有些技术秘密成果,自己不生产和销售相关的产品,可能会被“束之高阁”,要探索通过合适的许可模式和推广机制,授权给外部生产制造方,解决产业竞争力的问题,发挥其商业价值。
据华为2021年年报显示,华为坚持长期投入研究与开发,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专利持有企业之一。截至2021年底,华为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4.5万余族(超过11万件)。90%以上专利为发明专利。华为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欧洲专利局2021年度专利授权量均排名第一,在美国专利商标局2021年度专利授权量位居第五。
2021年3月,华为公布的数据称,2019~2021三年的知识产权收入在12亿~13亿美元之间,会上还公布了华为对5G多模手机的收费标准,即对遵循5G标准的单台手机专利许可费上限为2.5美元,并提供适用于手机售价的合理百分比费率。
《专利许可业务汇报》会议纪要
全文如下
↓↓↓
2022年3月16日,知识产权部向任总进行了专利许可业务汇报,形成会议要点如下:
一、专利制度的本质是激励创新,促进技术公开并被业界公平广泛的使用,从而推动产业繁荣和社会进步;我们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价值观,树立公司的创新者形象,同时也利于公司的可持续、有质量地发展。
以前我们知识产权是为了自我防卫,是为了保证自己的业务安全而努力。通过这么多年的积累,在5G、WiFi 6和音视频编解码、光传输、光智能等几大领域已经形成了高价值专利包,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我们要构建合理的价格基准,让产业界公平合理地使用我们的专利技术,在获得适当的研发回报的同时,也有利于我们在国际社会奠定创新者形象;我们使用了别人的专利,也要合理付费,这样就在全世界建立起了有利于创新的知识产权价值观和土壤。
专利收费不能为了收费而收费;也不能要得太低,要得低了,就遏制了整个社会的创新,没人愿意再投入研发了,会形成我们的事实垄断,也不符合法律要求的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投入研发的人,都期望收入比投入要多一点,投入研发必然有很多失败,失败的费用也要包含在成本里,这样大家才会愿意持续投入深度研发,形成正循环。同时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不求速胜,也不怕败,收多收少都是成功的。但收费不是最终目的,最主要的是我们通过沟通和谈判,理清双方的关系。在谈判过程中,逐渐锻造出一支善于沟通和谈判的队伍。当有一天我们走到世界领先的位置时,就可以来合理分配价值链了,那个时候你们这些“高僧”的价值就体现了。
二、“向导指路” “高僧开光”,分享读专利的心得体会,启迪年青人快速突破。
要多读专利、公开心得,引领我们的研发人员,从中找到窍门。我们不是要侵犯别人的专利,而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理论在世界上是开放的,技术创新是基于开放共享,互相学习、互相尊重(交易)的基础上才能发展起来。我们要基于可获得的许可及基于专利规则来做出世界上最好的产品来,不要不理解人家已有的创新而埋头苦干,也不要绕路产生更多的消耗。
我们的年青人很聪明,但对整体的路标还不是特别清晰;而你们已经“面壁十年”,读了很多别人的专利,还有我们自己的专利,肯定会有一些感悟。可以在“黄大年茶思屋”平台、心声社区上通过小视频、直播等方式发表你们的感悟,给年轻人指出一个路标,这不就是“高僧开光”了嘛!他们往上一冲,就踩在巨人的肩膀上了。你们更重要的是要把“巨人肩膀”在哪里,是什么样子,告诉年青人,让他们早一点突破。一些讲解得好、点击率高的视频和直播,也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比如发个奖牌。奖牌的多少是否可以作为你们“高僧”评级的参考标准之一,可以进一步探讨。
三、要与时俱进的制定知识产权策略,服务公司的商业成功;积极探索技术秘密许可模式和产业推广机制
我们是以产品营收为主的公司,在知识产权策略上与业界很多产品公司是有共同点的;大家有相互专利交叉许可的基础,使用彼此的专利技术,能为市场提供更好的产品,最终受益的是消费者和客户,从而繁荣了整个产业链。在这个过程中,也积累了专利许可、诉讼和交易的经验。以前我们讲知识产权,主要是指专利,并且是以标准相关的专利为主。现在,有些研究创新成果并不适合通过专利公开,更适合采用技术秘密的形式进行保护,如材料配方、内部核心算法、制程工艺等。我们要与时俱进的制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探索和思考技术秘密的许可模式和推广机制。特别是有些技术秘密成果,我们自己不生产和销售相关的产品,可能会被“束之高阁”,造成浪费,也不利于产业链的繁荣,最终影响我们自身的发展。我们要探索通过合适的许可模式和推广机制,授权给外部生产制造方,解决产业竞争力的问题,发挥其商业价值。
四、敢于突破、坚定走事实标准的道路;知识产权体系要有战略思维,系统性的保护好我们的研究创新成果。
我们走得快了,大家跟不上了,但也必须有一个规律互联和相通,这就是事实标准。我们正在走自己的道路,事实标准对于我们公司未来的发展有巨大的意义;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有很多战略突破,这些突破产生的研究创新成果以后是不是所有都要申请专利,或是采取技术秘密保护,知识产权专家要去想清楚,要去纵观整个世界,审时度势,那你不就是战略家了嘛?知识产权体系要有战略思维,根据业务特点,综合运用好专利保护、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保护与授权机制,系统保护好我们构建公共标准、事实标准、开源和开放生态的研究创新成果。
(责任编辑:焦点)
-
把公权力当谋私工具,70后珠海农商行副行长被“双开”,去年该行营收增速下滑2%…
来源:农金研究文|九月“珠海农商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黄日明被‘双开’!”又一农商行副行长被双开!11月21日,“廉洁珠海”官网消息显示,珠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农商行”)原党委委员、 ...[详细]
-
4月19日美国流媒体巨头)发布了2022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外界一如往常的关注其用户数据,而这一次奈飞交出的答卷让所有人大跌眼镜。财报显示,一季度其全球付费用户数流失20万,此前公司一度预期为新增250 ...[详细]
-
IT之家 4 月 20 日消息,山东电子健康码又又又升级了!这一次的升级,给大家带来了蓝、黄“7d”标牌。据山东济南召开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近日,山东省对电子健康码进行了升级,升级后的电子健康码二维 ...[详细]
-
请还清90万房贷再离职!腾讯喊话员工离职前一次性结清安居贷款
来源:365财经近日,一则关于“腾讯90万安居贷款,要还清才能拿离职证明”的消息冲上脉脉热搜。对此,腾讯回应称确实要求员工在离职前一次性结清安居贷款。作为重磅福利出现的腾讯安居计划,在现实操作中也存在 ...[详细]
-
财联社11月22日电,发改委产业司16日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协调推动完善两业融合政策案例汇编和试点成效评估有关工作。与会同志对进一步丰富两业融合汇编主要内容、优化文字表述、规范体例格式,以及增强汇编实用 ...[详细]
-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4月19日联合召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座谈会,要求抓好近期各项金融政策的落地工作,加大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支持,保障物流畅通和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分析人士认为,本次召开的金融支持 ...[详细]
-
中新网大连4月20日电 记者 杨毅)国际房地产服务和咨询顾问公司戴德梁行20日发布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大连写字楼市场供需放缓,租金水平环比下降。预计未来三个季度,市场将迎来大量的新增供应。这份名为《 ...[详细]
-
亚洲的碳排放已超全球总量的50%,并高度依赖煤炭这一传统能源。作为主要的“世界工厂”、全球重要增长引擎及全球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仍将面临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亚洲各国如何兼顾碳排放与经济增长?4月20日 ...[详细]
-
部分港股相关ETF今年以来份额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过去8年,港股经历了多轮市场周期,而在每一轮周期的底部,不乏先知先觉的资金提早布局。自2021年触及31183.36点高点后,港股 ...[详细]
-
参考消息网4月20日报道 台湾联合新闻网4月18日发表一篇文章称,“美军驻台”提议实属荒谬选项。文章摘编如下: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近日声称美国应通过更多威慑手段“保卫台湾”,除台美都应大幅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