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大手笔增资三星财险 互联网巨头持续渗透保险领域
本报记者 郭婧婷 北京报道
随着腾讯增资计划获批,腾讯头持透保三星财险身份摇身一变,大手由外国独资变为中外合资的笔增财险公司。
近日,资星上海银保监局批复同意三星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的财险增资计划。根据批复,互联三星财险获批增加注册资本金约5.517亿元。网巨增资后,续渗险领三星财险的腾讯头持透保注册资本金从3.24亿元变更为约8.757亿元。
作为专注小而美的大手外资财险公司,获得互联网巨头青睐,笔增一方面离不开我国金融开放的资星政策,外资在华险企迎来发展机遇;另一方面,财险国内蕴藏巨大的互联保险市场需求,吸引互联网巨头竞相布局。网巨
历经两年增资方案获批
谈起增资引战之路,三星财险历经两年时间,才将腾讯等企业纳入自家股东之列。
具体来看,在此之前,三星财险曾披露了两次变更注册资本的公告,拟新增注册资本5.517亿元,全部由新增股东认缴。
2020年12月,三星财险发布公告称,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7次会议(临时)审议通过增加注册资本的提案。在这次公告中,三星财险拟新增的5家股东分别为深圳市腾讯网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2%)、上海嘉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1.5%)、宇星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1.5%)、上海天岑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为4%)、博裕三期(上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为4%)。
按照计划,深圳市腾讯网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2%,拟成为三星财险第二大股东,上海嘉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宇星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并列为第三大股东。韩国三星火灾海上保险公司的持股比例将由100%降至37%,仍为第一大股东。
2021年6月,三星财险董事会再次通过修改过的增资议案。其中,腾讯、宇星发展、博裕三期(上海)等三家公司增资金额持股份额未变,另外两家参与增资股东替换为曼巴特(张家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安徽国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至此,历时近两年,三星财险增资计划终于落定。
成立于2005年的三星财险是国内第一家外资独资财险公司,也是第一家经营直销车险(电销+网销)的外资财险公司,目前经营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包括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短期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财产保险业务。
回溯其在中国发展史,1995年三星火灾已在北京设立代表处,迄今在中国已经营17载,一直维持“小而美”的经营状态。
数据显示,2015—2021年,三星财险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9.77亿元、9.74亿元、9.89亿元、9.92亿元、9.82亿元、10.12亿元、9.0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34亿元、0.08亿元、0.15亿元、0.52亿元、0.56亿元、0.65亿元、0.72亿元,公司成立以来保持连年盈利。
即使在行业身处艰难的2022年上半年,三星财险也保证保费收入3.02亿元,实现同比增长0.38%,净利润6613万元,同比增长17.8%。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末,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64.03%,同比提升31.48个百分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69.43%,同比提升31.96个百分点。
从数据说不难看出,同其他外资财险公司一样,三星财险保持着“小而美”状态,即规模小且保持盈利,保费规模一直保持在10亿元左右。且在中国经营17载中,仅在北京、天津、青岛、陕西、江苏、深圳开设6家省级分公司。
就目前来看,腾讯的保险版图包括产险(众安在线、三星财险)、寿险(和泰人寿、英杰华人寿)、保险经纪(腾诺保险经纪)、保险代理(腾讯微保)等。其中,众安在线为国内互联网保险公司第一股,和泰人寿定位为“创新型互联网寿险公司”。
近年,银行、保险、消费金融等金融牌照成为各家互联网巨头在金融布局的必争之地。据了解,除了腾讯,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巨头通过自设保险中介机构和参股直保公司踏足保险业。保险可以切入电商、消费金融、在线旅游、医疗健康等多个线上生活场景,会给互联网保险公司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金融开放下外资加码中国市场
增资扩股完成后,三星财险将由外资独资保险公司变身为一家中外合资险企。从成立之初,乘我国金融改革开放之风。
1980年至1992年,允许一些外资公司在华设立代表。
2001年12月,国务院颁布《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为入世后保险业开放奠定法规基础。
2004年12月,取消对设立外资保险机构的地域限制,放宽合资保险经纪公司的外资股比。2004年后,随着国内保险市场扩大,外资保险机构或金融集团进入中国保险业的数量持续增加。
三星财险成立于2005,赶上外资险企在华发展的第一波潮水。
2019年7月,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宣布推出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取消了外资保险公司30年经营年限的准入条件要求,并将外资股比不再设限的过渡期时间由原定的2021年提前到了2020年1月1日。
2000年“入世”前夕,国内保险业的重要讨论是如何保护本土的保险公司。20年后的今天,人们更多考虑的是,期待外资险企发挥鲇鱼效应,激发市场活力。
《中国保险年鉴》显示,2020年,外资保险公司总资产1.71万亿元,在我国市场中占比7.33%;外资保险原保费收入3524.44亿元,市场份额仅为7.79%。
从数据来看,外资对内资并没有形成冲击。业内人士分析个中原因,有“不为”也有“不能”。受访人士认为,随着我国保险市场对外开放政策的逐步落实,“不能”因素被淡化,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
当然,多年保持“小而美”的三星财险,此时选择增资扩股求发展,离不开对中国巨大保险市场发展的信心。
比如,以寿险企业友邦保险为案例,疫情肆虐这两年,中国内地市场持续成为友邦集团业务发展的强劲增长引擎,并已经连续两年成为集团新业务价值的最大贡献者。
引入本土股东后,面对中国14亿人口背后大体量财险需求,外资若想在内地市场生根发芽直至遍地开花需要迈过本土化改造和经营理念两道坎,如何同国内的资源做互补和整合是必修课,腾讯的加入,让三星财险多了线上场景优势。
外资独资财险选择变身合资财险的并非只有三星财险,2018年,安联财险也曾引入了京东等中资股东。在外资股东看来,引入中资互联网巨头有利于集合各自优势,满足中国消费者快速演变的需求。
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告诉记者,外资在内地获得更好发展最大的阻碍就是企业文化难以本土化,在一些经营理念上与内资保险公司存在明显差异。其次,外资保险公司在内地发展过程中销售渠道构建也需要更多的努力。
(编辑:郑利鹏校对:彭玉凤)
(责任编辑:知识)
-
每经记者 杨卉今日11月23日)晚间,小米集团-WHK01810,股价9.80港元,市值2439.8亿港元)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小米集团实现营收704.74亿元,同比下降9 ...[详细]
-
2022年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执法专项行动案件(第一批)
来源:市说新语今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 ...[详细]
-
一年一度的高考来临,《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2年本市高考组织保障工作的通告》对各类噪声源进行严格管理,消除高考期间的噪声污染,为广大考生提供安静舒适的学习、考试和休息环境。2022年6月5日起施 ...[详细]
-
图为6月6日,受暴雨影响,福建省上杭县部分河流水位大涨。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发 邓惠中 摄中新网6月9日电 应急管理部9日举行2022年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在 ...[详细]
-
中方对于发展两国两军关系的态度是真诚的,但基本前提是美方必须说到做到、信守承诺,把两国元首共识真正落到实处,切实尊重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采取理智务实对华政策,切实消除产生危机的根源。与中方一道贯彻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责编 任志江2021年5月,创始人龚宇曾做出一个“预判”,他认为爱奇艺或将在5年内实现盈利。一年后,这个目标至少“暂时”实现了。根据近日爱奇艺披露的第一季度财务数据,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2.77亿元人 ...[详细]
-
据外媒报道,6月8日,美国公司首席执行官Scott Keogh表示,大众正在“积极”寻求在美国建立新的电动汽车组装工厂和电池工厂。不过,Keogh拒绝透露新工厂的可能选址。目前,大众汽车的电气化工作主 ...[详细]
-
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了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该报告提出,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搞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坚持不搞“大水漫灌” ...[详细]
-
海关总署 6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前5个月,我国对原油、煤炭、天然气和大豆等进口量均有所减少,但进口价格均上扬。今年前5个月,我国进口原油2.17亿吨,较去年同期减少1.7%,进口均价每吨44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