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天然气价格冲高,对我国影响几何?
北京时间5月3日晚间,美欧美国天然气期货价格再度大涨,格冲高对国影一度涨至8.25美元/百万英热,响何接近4月18日创下的美欧13年高点——8.28美元/百万英热,收盘时报7.9美元/百万英热。格冲高对国影4日下午,响何天然气期价继续小幅攀升,美欧至截稿时报8.03美元/百万英热。格冲高对国影此前,响何俄罗斯宣布暂停向保加利亚和波兰供应天然气后,美欧欧洲天然气价格也一度冲高。格冲高对国影
纽约商交所天然气期货合约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
TTF基准荷兰天然气近月期货合约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ICE
专家称,响何美国作为欧洲主要的美欧天然气补缺来源,需求增加和产能担忧等因素导致气价暴涨。格冲高对国影伴随国际地缘局势动荡,响何气价延续高位的可能性较大,但国内暂时没有太大的保供压力,涨价影响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上游的进口和下游的用气、销售企业。
多因素影响气价
上行趋势或持续较长时间
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转向美国寻求对俄罗斯天然气的替代,但美国天然气产量短期内无法满足需求。在此背景下,美国天然气价格强力反弹。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EIA)的数据,2022年1月,美国天然气产量环比下降了2.5%左右,2月产量环比下降整整10%。此外,近两年2%的天然气产量增长也相对低于2017年到2018年12%的增长率。
据分析,美国天然气产量放缓的原因包括上个冬季的恶劣天气和频繁断电,但更重要的是天然气基础设施难以满足需求。在美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地区阿帕拉契亚,由于严格的法规和环保组织的反对,该地几个大型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今年已经搁浅。而在其他当前尚未受基础设施限制的地区,大幅增长的产量也将使天然气管道更快达到最大容量。美国天然气供应届时将面临更艰难的局面。
对于国际天然气价格接下来的走向,中国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所长、“一带一路”能源贸易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董秀成接受记者采访表示:首先是俄乌冲突的发展形势,战事升级势必引发油气价格上涨。其次是全球经济复苏形势,需求上升带来的价格拉动效应也很明显。但这两个重要因素的前景都还未知。再次就是金融因素。上轮大宗商品涨价就受到美联储量化宽松的推动,而当前美联储货币收紧的态势已较为确定,美元升值有助于抑制价格。其他因素还有美国油气储备释放、油价联动影响等。
大学天然气专家刘毅军教授认为,如果没有大的经济衰退发生,这一轮价格上行可能持续的时间较长,天然气价格已经走出2014年的下行周期。
国内短期保供压力不大
长期对外依存度难降
国内天然气价格与国际上密切相关。俄乌冲突爆发后,两个月来国际天然气价格接连创下历史高点。随着国内部分地区上调非居民天然气价格,涨价已传导至下游。
全国液化天然气市场价和液化天然气到岸价
数据来源:Wind
不过,在居民和工业消费端,相对欧美的“天价”天然气,国内的涨价显然温和得多。这和今年以来我国天然气消费放缓不无关系。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季度能源生产情况,一季度天然气生产同比增长6.6%,进口量同比下降5.1%,粗略计算表观消费增幅仅有1.5%,消费放缓减小了保供压力。
“今年以来天然气下游市场比较低迷,既有涨价的因素,也有疫情冲击下经济形势不乐观的因素,这对价格起到一定压制作用。但市场不旺对整个产业链的活跃发展是一个挑战。”刘毅军说。
不过,疫情防控态势下天然气需求的低迷毕竟是暂时的,长远来看天然气需求增长的逻辑仍在。根据近期发布的《2021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2021年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升至46%,总量上是亚洲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
“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还在上升,同时在‘双碳’目标下要控制煤炭消费,维持石油消费平稳,天然气作为相对清洁的能源补充,长期来看进口量仍将继续维持上升。”董秀成表示,虽然近年政府鼓励企业扩大油气勘探开发,天然气产量逐年增加,但还是和需求增加的速度有差距,因此对外依存度还会上升。
产业链影响开始显现
从产业链来看,涨价影响集中在上游的勘探生产和进口企业,以及下游的用气和城市燃气企业。
刘毅军表示,国际气价上涨后,对勘探开采进一步起到促进作用,上游生产企业投资环境会得到一定改善,但在我国下游价格管控下,进口企业会有一定的价格倒挂压力。
进口企业的倒挂压力主要取决于能否顺价,即能否通畅地将上游涨价传导至下游。董秀成说,在我国当前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下,天然气价格遵循“一省一价”,即进入国家管网的天然气价格基本稳定,无论进口气还是国产气都不能突破各省制定的价格,这正是部分天然气进口企业价格倒挂的原因。不过,如果进口企业没有将进口的LNG(液化天然气)输入管网,而是直接销售给下游企业,还是能够实现顺价的。
对下游企业,工业用气企业即是上游顺价的终端,成本上升压力大;而城市燃气企业则在地方政府对民用气价格的管控下,难以顺价导致毛利率收窄。
多个城燃上市公司的一季报均体现了天然气涨价的影响。发布的一季报提到,报告期内,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增长68.95%,主要系报告期内天然气销售成本增加以及新增并表企业所致。一季度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5.95%,主要系燃气销量及气源采购单价增加所致。
(责任编辑:百科)
-
每经记者 温梦华 每经编辑 杨夏 伴随着周杰伦线上演唱会的余热,11月22日,快手HK01024,股价50.25港元,市值2161亿港元)交出了2022年第三季度“成绩单”。财报显示,2022年前三季 ...[详细]
-
财联社9月14日讯编辑 刘蕊)据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拜登正在考虑改变其油市举措,从原先的释放石油储备转为补充石油储备。据称,当原油价格跌至每桶80美元时,拜登政府可能会开始补充其紧急石油储备。虽然 ...[详细]
-
中新网9月14日电 据国家广电总局官网消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推荐2022年第二季度优秀国产电视动画片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确定《新围棋少年》《大运河奇缘2》《宠物旅店14 ...[详细]
-
9月13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了新一批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包括中手游《镇魂街:天生为王》在内的多款游戏获得版号。随着此次版号的顺利下发,游戏也将在不久的将来与广大玩家见面。《镇魂街:天生为王》是一款 ...[详细]
-
海南橡胶推进重组补充海外产能 1.81亿美元收购中化国际橡胶业务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长江商报???????四大工业原材料之一的天然橡胶行业迎来重大整合。11月17日,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601118. ...[详细]
-
来源:保险报本报记者 樊融杰近期,多家消费金融公司披露了2022年上半年经营数据。今年前6个月,多数消费金融公司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长,但整体增长速度放缓。有专家表示,消金行业已经迈过了高速发展阶段 ...[详细]
-
代理退保黑产再现江湖,北京、江苏等多地银保监局发布“防骗指南”
代理退保黑产再现江湖。近期,北京、江苏、广西等多地银保监局均发布相关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警惕非法“代理退保”,避免遭受损失难以挽回的风险。所谓代理退保,即第三方机构或个人)以维护保险消费者权益为由,诱 ...[详细]
-
► 文 观察者网 熊超然当地时间9月13日,正当华尔街因持续性通胀而弥漫着一股“愁云惨淡”的气息之时,美国总统拜登却在白宫为其上月签署《通胀削减法案》举行了庆祝活动,让人颇感意外和讽刺。当天,美国最新 ...[详细]
-
保险参与个人养老金业务细则出台 可提供年金保险、两全保险等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
每经记者 袁园 每经实习编辑 马子卿 继公募基金、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之后,个人养老金保险版细则也最终落地。11月22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业内获悉,银保监会已于近期下发了《关于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 ...[详细]
-
中粮期货研究中心近期化工品市场整体强势运行,核心逻辑就是对前期成本支撑“证伪”的“反证伪”。当进口供应持续挤出,国产货源就重新成为边际供应,此前失效的成本支撑就重新显现了出来,表现为对前期超跌品种的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