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亏上市!云从科技自测3年后盈利,250亿估值撑得起来吗?
作者:冯忆情
4月6日,顶亏得起云从科技在科创板IPO注册获批。上市这是云从盈利亿估中国“AI四小龙”中,继商汤科技(00020.HK)后的科技第二家上市企业。AI企业面临的自测值撑问题都大同小异,云从科技财务状况表现也不太好,年后过去3年半共亏损了30.08亿元。顶亏得起
据一位硬科技领域的上市投资人向时代财经分析,虽然云从科技近年来的云从盈利亿估营业收入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但由于公司前期研发、科技销售管理等费用投入较大,自测值撑现阶段收入还不能完全覆盖成本,年后规模效应也没有完全显现。顶亏得起
“从竞争格局看,上市云从科技在四小龙中并没有明显的云从盈利亿估优势,还要面对BAT以及海康威视(002415.SZ)等巨头的转型,上市能否为云从科技开启一扇新的大门?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该投资人说。
图片来源:unspalsh3年半累亏超30亿元
在国内人工智能行业里,云从科技被冠以“AI国家队”称号。云从科技孵化自中国科学院。创始人周曦毕业于中科大,获学士、硕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重庆研究所信息所副所长,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于2015年正式创立云从科技。
作为国家新基建发展的中坚代表,云从科技是首个同时承担国家发改委人工智能基础平台、应用平台、工信部芯片平台等国家重大项目建设任务的人工智能科技企业。云从科技投资方中也有不少是来自国家和地方层面的产业基金。
云从科技虽然带有浓厚的“国家队”色彩,但其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云从科技于2020年12月3日正式获得科创板受理,当年12月31日进入问询状态,2021年7月20日IPO申请获得上会通过。但直到今年4月6日,云从科技IPO注册才获批,历经了16个月的时间。
而阻碍云从科技上市最大的绊脚石就是长期的业绩亏损。招股书显示,云从科技2018年-2020年净亏损分别为2亿元、17.63亿元、7.2亿元。其中2019年,云从科技亏损扩大主因为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确认股份支付费用13亿。
巨额的研发投入也是导致云从科技亏损的重要原因。2018年-2020年,云从科技研发费用分别是1.5亿元、4.5亿元、5.8亿元,占各期营收的比例分别是30.61%、56.25%和76.59%。
进入2021年,公司经营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招股书显示,云从科技2021年上半年营收4.55亿元,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24亿元,亏损同比扩大了13.14%。
令人关注的还有云从科技的毛利率。云从科技有两大主营业务——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根据招股书,2018年-2020年,其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收入占比分别为94%、77%、69%,毛利率分别为18%、23%、28%。而在行业内,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相关业务的毛利率普遍在50%以上。
这也成功引起了上交所的注意,并对其进行问询。云从科技的解释是,毛利率低主要是因为公司未自主研发算力硬件产品,因此相关配套软硬件产品需向第三方进行采购。外购软硬件主要为服务器,定价相对市场化,因此毛利率相对较低,进而整体拉低了公司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毛利率水平。
4月7日,时代财经就相关问题向云从科技发去采访邮件,但截至发稿并未得到回复。
250亿元估值受质疑
云从科技“血流不止”的财务状况也让其此前的高估值备受质疑。自成立以来,云从科技已完成5轮融资,累积融资额已超过53亿元。按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计算,其估值超250亿元。
2020年5月,云从科技完成最新一轮融资,总额达到18亿元,投资方包括中网投、上海国盛集团、南沙金控、长三角产业创新基金、工商银行、海尔金控、信中利资本、工银亚投等。
从业务布局层面看,云从科技在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智慧商业四大领域已逐步实现成熟落地应用,尤其是在安防、金融等视觉领域的应用。
2018年-2020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4.83亿元、7.8亿元和7.5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4.75%。
云从科技在招股书中称,根据目前在手订单以及对未来业务的谨慎预测,预计未来5年(2021年-2025年)公司的营业收入规模分别为12.01亿元、19.10亿元、25.42亿元、32.59亿元和40.64亿元,复合增长率为35.64%。基于云从科技自己的测算,其扭亏为盈的预期时间节点为2025年。
具体数据预测情况。截图来源:招股书分应用场景看,未来智慧治理仍然是云从科技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但这条路并不算好走。
云从科技此次IPO上市计划融资37.5亿元。招股说明书显示,其募集资金用途上计划向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升级项目投资8.1亿元、向轻舟系统生态建设项目投资8.3亿元、向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综合服务生态项目投资14.1亿元、补充流动资金6.9亿元。
时代财经横向对比已经上市的A股人工智能公司,由于人工智能企业普遍亏损,导致传统的PE估值法无效。不过,按其拟发行股数11243万股计算,若足额募资,发行价应达到33.35元/股。
此外,企业的营收规模,也能作为企业估值的重要变量。
云从科技与同行业可比A股上市公司的比较情况。图片来源:时代财经整理制表在云从科技主攻的安防领域,竞争异常激烈。目前,A股当中安防龙头当属海康威视,其营收规模在2020年为635亿,是云从科技的近百倍。海康威视目前市值已经超过4000亿,从体量上来看,超过云从科技近16倍。
同属AI战队的寒武纪,其营收规模在2020年为4.44亿,是云从科技的近60%。寒武纪目前市值约240亿,与云从科技相当。
“云从科技现阶段收入还不能完全覆盖成本,规模效应也没有完全显现。”一位硬科技领域的投资人士向时代财经分析,从竞争格局看,云从科技在“四小龙”中并没有明显的优势,还要面对BAT以及海康威视等巨头的转型。
云从科技能否借助此番上市破局,还是一个未知数。
(时代财经)
(责任编辑:热点)
-
国盛金控易主国资后两月更换十高管,近五年累亏近8亿遗留问题待解
长江商报记者 蔡嘉江西国资入主后的国盛金控002670.SZ)迎来高管层面的大洗牌。继9月份正副董事长辞职后,日前国盛金控包括董事、独立董事、监事等在内的七名高管辞职。短短两个月内十大高管辞职,江西省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自独立董事蒋大兴一则无法保证年报真实性的声明,将触摸屏企业推上了风口浪尖。蒋大兴表示“无法保证或者持异议的具体内容是公司年报中的营业收入、应收 ...[详细]
-
整整20起!证监会公布2021年严重违法违规案:4桩罪成重灾区,这家头部券商被点名!
每经记者 王砚丹 每经编辑 何剑岭 4月1日晚间,证监会官网披露了2021年稽查的20起典型违法案例。其中,信息披露、欺诈发行、中介机构未尽责、操纵股价成重灾区。案例一:宜华生活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本 ...[详细]
-
美国联邦特工和西班牙国民警卫队在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帕尔马港搜查并扣押了一艘俄罗斯寡头拥有的游艇。4日早上,有目击者在现场看到警察进出该船。西班牙国民警卫队的一位发言人证实,西班牙政府机构和美国联邦调查 ...[详细]
-
智通财经注意到,TSLA.US)的市值在两个月内蒸发了近3000亿美元,越来越多的分析师纷纷表示,该公司股价下跌的幅度已经够大了。由于原材料成本上升、在华生产和销售问题以及客户预算压力,特斯拉股价今年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4月2日,沪深股市首份2022年一季报出炉,拔得头筹。中环环保发布的一季报显示,今年1月份至3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1亿元,同比增长33. ...[详细]
-
2022年3月30日,华为公司在深圳华为坂田基地K区举行第二批军团组建成立大会。任总和公司领导出席大会,为军团授旗并讲话。第二批十个军团是:电力数字化军团、政务一网通军团、机场与轨道军团、互动媒体军团 ...[详细]
-
老鹰近日,一些市民发现自己在网上下单的东西,要么迟迟等不来发货,要么到货时间比预计时间晚了许久。据一家快递公司客服介绍,受疫情影响,一些地区的快件寄递暂停。央视报道也显示,不少消费者表示,自己网购的商 ...[详细]
-
易会满首提“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中金:银行、国企估值有提升空间
中金:银行、国企估值偏低“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成为近两日A股市场热词。本周一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论坛年会上对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进行了详细阐述。其中他提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 ...[详细]
-
来源:199IT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调查显示,尽管面板和零部件长短料供应问题以及宅经济效应减退等因素,影响2021年电竞液晶监视器定义为刷新率100Hz以上)出货量,但第四季多数品牌针对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