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将建成科学城、大学城、生态城
未来科学城加紧建设“两谷一园”、昌平成科城生培育医药健康千亿级产业集群、将建回天地区社区治理……今年的学城《政府工作报告》多次聚焦昌平区,对昌平区下一步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大学日前,态城北京市人大代表、昌平成科城生昌平区委副书记、将建区长支现伟做客北京青年报直播间,学城畅谈昌平高质量发展新方向,大学以及要将昌平建设成为以科学城、态城大学城、昌平成科城生生态城为核心的将建现代化一流新城的目标。
推进世界领先科学城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学城未来科学城加紧建设“两谷一园”。大学支现伟介绍,态城过去一年,在未来科学城的支撑下,昌平区经济稳步回升,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00亿元、增长1.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增长10%、全市排名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6%、全市排名第二,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3%、全市排名第三,充分体现了创新引领昌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未来昌平将如何打造科学城?支现伟表示,一是要推进世界领先科学城为重点,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重点强化未来科学城东西区联动,生命谷聚焦扩容,坚持软硬环境“双提升”,依托G6、G7高速周边区域构建生命谷创新走廊,打造创新药策源地,释放医药健康产业核爆效应。能源谷聚焦提质,坚持内外引入“双搞活”,加快推动、国药集团器械总部、等央企项目,持续提升央企三率。
二是要以系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今年,昌平区提出,要构建“3+2+1”产业结构,其中“3”就是做大做强医药健康、先进能源、先进制造三个优势主导产业,“2”就是积极培育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两个现代服务产业,“1”就是推进文旅农融合产业发展。下一步,昌平区将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上,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集群。
三是以推动研发经济破题为关键,促进区域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支现伟表示,今年,昌平区将实施昌平园“1+2”改革发展提升方案,构建对国际科技创新前沿高度敏感、反应迅速、敢闯敢投的机制,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出台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产业化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城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企业与在京高校院所共建产教融合基地、特色研究院、交叉学科实验室,加快培育高精尖产业急需紧缺人才。昌平区内入驻了41所高校,是名副其实的大学城,如何将这些高校资源转化为发展新动能?支现伟表示,昌平区将进一步健全校城融合机制,把校城融合从沙河高教园扩展到昌平全域,从科教融合、产城融合、校地融合这“三个融合”发力,促进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
在加快科教融合方面,昌平区将强化高校与科研院所、创新企业交流合作,搭建矿大与中石油等三个协同创新实验室,建设信息技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人才交叉培养,探索“企业出题、高校破题、政府助题”模式,将高校资源聚集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的制胜优势。
在做实产城融合方面,昌平区将“一校一策”挖掘科研成果,提速清华科学城、北大产教研融合创新中心、空天未来产业科技园等项目建设,搭建矿大、北航、华电、信息科大等创新孵化载体,实施100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在深化校地融合方面,昌平区正在制定校城融合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将实施科技创新引领、人才兴昌战略、社会治理创新、名校名园建设、公共服务提升“五大工程”,统筹推进高校、科研机构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
持续推动生态城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建设公园城市。昌平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厚重的人文生态、活跃的创新生态、协调的城市生态。支现伟表示,新的一年,昌平区将围绕打造“四个生态”,持续推动生态城建设。
自然生态方面,昌平区聚焦打造国家森林城市和公园城市,加快建设温榆河公园二期、奥北森林公园二期等项目;人文生态方面,推动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居庸关长城博物馆等项目落地,举办全球明文化论坛,激活“文化+”产业创新引擎。
创新生态方面,昌平区动态升级“1+1+N”创新政策体系,擦亮“金牌店小二”品牌,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城市生态方面,加快联通“九横十二纵”主干路网,推动地铁17号线这条南北互联大动脉开通运行,加快建设霍营、新龙泽等微中心。释放回天地区治理成效,实现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南部场馆、首开LONG街等24个项目投用,促进职住平衡、产城融合。
扎实促进共同富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努力提供更高水平、更加均衡的公共服务,在保障改善民生、推进共同富裕上展现更大作为。支现伟介绍,昌平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5年增速保持在7%以上,2022年超过5.5万元。未来昌平区将扎实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区人民。
一方面,昌平将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计划,多渠道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同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新增城乡劳动力就业1万人、农村劳动力就业参保2000人,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
另一方面,昌平将大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落实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今年将投入2.1亿元资金,比“十三五”期间年均农业投入翻了一番多,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强化科技赋农水平,提升“昌平草莓”“昌平苹果”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打造一批示范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制定实施农村劳动力安置用房建设利用行动计划,强化闲置农宅盘活利用,打造一批农村地区精品民宿,基本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健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
文/本报记者 张月朦 摄影/本报记者 崔峻
(责任编辑:时尚)
-
模拟“敌机”从海上向我危险抵近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员张慧甫接到应对命令后迅速同长机飞行员组成处置机编队听令出击编队以战斗队形向目标空域快速机动一段时间后编队抵近“敌机”所在目标空域突然飞行员张慧甫所驾战 ...[详细]
-
证券时报记者 刘敬元保险公司业绩仍与投资收益高度相关。在初步披露2022年实现盈利的27家寿险公司中,多家公司直到第四季度才得以扭亏。证券时报记者获悉,上述公司扭亏的背后,投资收益或起到关键作用。去年 ...[详细]
-
中国信通院:2022年12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786.0万部 同比下降16.6%
新浪科技讯 2月17日晚间消息,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2年12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786.0万部,同比下降16.6%,其中,5G手机2323.4万部,同比下降14.4%,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3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通宝能源逆转前三季净利劲增82倍 重资产行业资产负债率低至33%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长江商报煤炭价格高位运行,山西火电企业600780.SH)经营业绩大逆转。今年前三季度,通宝能源实现营业收入超过80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 ...[详细]
-
东亚银行2月17日斥资约1406.09万港元回购约132.3万股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近日在广州举行的2022年度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以下简称“产业年会”)上获悉,2022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在海外市场的实际销售收入为173.46亿美元,出现了2018年来首次下降,同比下降 ...[详细]
-
梁建章建议大学“宽进严出”:学生更加努力学习 工作或读研更有优势
2月17日,育娲人口研究发布《中国教育和人口报告 2023 版高等教育和留学篇)》。这份报告由梁建章、任泽平、黄文政、何亚福等共同完成。报告指出,在高等教育投入方面,中国对高等教育方面的支出在选定国家 ...[详细]
-
“石家庄茅台”跌超7%!擦亮眼睛,这些网售药品不是连花清瘟,公司发声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11月23日A股窄幅震荡,在“中”字头股票继续大涨的支撑下,沪指表现相对偏强。截至收盘,沪指涨0.26%,深成指跌0.27%,创业板指跌0.14 ...[详细]
-
英虎机械闯关IPO: 业绩翻番受益于玉米价格上涨,未来市场需求周期性波动加大
靠卖玉米收获机,三年收入近30亿。近年来,趁着玉米行情大好,河北英虎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虎机械”)业绩维持较快速度增长,并于近日申请上交所IPO,拟募资扩产,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据招股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