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上千种药品不再报销,医保没钱了?真相并非如此
来源:健识局
医药行业有两个流言,网传每次只要在网络上传播都有人信:第一个流言是上千300万医药代表将全部失业,第二个流言就是种药再报国家医保“没钱了”。
近日,销医相并一份名为“2022年7月1日起调整为‘医保不支付’药品”的保没名单在网上广为流传。这份名单共罗列了国内外535家企业的网传935款药品,化药、上千中成药等均有涉及,种药再报其中不乏抗生素药物头孢氨苄缓释片、销医相并抗菌药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等知名品种。保没
传言在网上散布,网传普通人对所列品种不太了解,上千只知道几百种药都不能报销了,种药再报问题好像很严重。销医相并
巧合的保没是,国新办6月中旬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提到,自今年疫情以来,相关部门累计已拨出了200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患者。
这让上述传言的可信度又增加了一分,仿佛医保基金都用在了疫情上,已经没钱给大家看病了。
健识局查阅这份名单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不再报销”的是医保清退品种
这份所谓“医保不再报销”的名单,共涉及351个通用名、900多款药物,涉及辉瑞、勃林格殷格翰、江苏豪森、科伦制药、神威药业等国内外500多家企业。健识局注意到,名单中很多是各省近几年消化的医保目录增补品种。
2019年后,国家医保局“医保目录地方增补品种清零”政策正式落地,各省需按照40%、40%、20%的比例,在3年内分三批把省内医保报销产品中自行增补的药品剔除掉。实现各省医保目录全国统一。
如的抗菌药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这原本是四川省内的医保增补品种,四川省医保局2021年清退了包括这个品种在内的44个药品,自当年8月1日开始不再报销。
上述名单中还有一些是今年新清退的品种。如按照重庆市的规划,今年共要清退89个品种,自7月1日起停止报销,其中就包括名单中天圣制药的葡萄糖酸锌颗粒。这款药品主要用于治疗缺锌引起的营养不良、厌食症等。
各省份清退地方增补品种的进度不一,但今年6月30日是一条红线,各地的“消化”工作都应该在此之前完成。所以,最近流传所谓大批产品医保不支付,其实是此前要求的地方目录清退时间到了。
在当初设立省级医保增补的时候,或多或少会考虑省内企业的利益,因此增补品种里会有很多地方特色的中成药品种。
如在2021年年中,第二批消化名单的截至日期临近时,各地出现过一波“清退潮”。健识局统计发现,仅云贵浙三省调出的产品就多达800种,中药占了多数,包括定坤丹、等名贵品种,以及一些独家产品,如浙江的胆益宁片。
将独家、名贵、滋补为主的中药调出医保,把有限的资金用于确实有效的药品报销上,这正是医保取消省级增补的初衷之一。
健识局注意到,这一次网上流传的“不报销”名单中,中成药和滋补类产品并不在少数,如等企业生产的百咳静糖浆、四君子合剂,的新血宝胶囊,的补肾强身片等。
按照国家医保局2020年发布的《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这些品种大多属于中药的“补益剂”,是不得被纳入医保目录的品类。如今,这些产品被调出来,不再挤占医保名额。
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表示,将增补品种的清零工作放宽至今年年底。健识局注意到,截至目前,河南、河北、广东等至少10个省份已完成了清退,还有部分省份理应在年底前完成全国医保目录的统一工作。
各省价格联动,堵住医保漏洞
选中合适的药只是第一步,还需让它们以合适的价格挂网,进入患者的口袋。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截至今年5月,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已基本建成,总计覆盖约40万家定点医疗机构和40万家定点零售药店。这一平台上线的直接作用就是联动各地的药品招采价格。
同一药品在各省份挂网采购价略有差异,这与物流运输、销售成本不同等有关,但客观上造成了省际之间患者用药的不公平。尤其是异地就医、医保异地结算越来越频繁,同一品种不同价格,给医保结算造成很大麻烦。
过去,这种药品价格差异并没引起太大重视,一些省份也没有积极按照全国最低价进行动态调整,积累了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在过去一年间,多个省份都在密集调整挂网药品价格,力求达到全国统一,消除价格差。如辽宁就先后发过上万条药品主动降价的信息。
全国最低价涉及动态调整,其实对药企是个很大的挑战。如果一款药品在某一省降价,必须同时向全国申报,如果被监测到不是全国最低价,就会被认定为“不诚信”,影响企业的产品销售。
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一直在想尽办法用有限的医保资金保证全国参保人员的医疗需求。今年6月初,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医保基金累计结存36121.54亿元,累计结存增幅由2019年的18.16%降至14.78%,下滑趋势明显。
不得不说,近三年的疫情防控对医保基金的支付产生很大压力。与此同时,这几年集采、价格谈判等控费政策的力度也比较大。数据显示,自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累计已新纳入了250种药品。2021年最新一轮的谈判中,67种为目录外独家产品谈判成功,平均降幅达61.71%。
曾经的“天价药”、特效药一个个纳入医保,不再需要“卖房吃药”,这是医保控费政策最大的利好体现。进一步压缩“超配”药品,在资源有限的基础上尽量实现医保的广覆盖,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确保患者能以医保价用上有治疗价值的药物,正是各省清理医保增补品种的意义所在。
撰稿|古月
(责任编辑:热点)
-
智通财经注意到,近七周以来,英国五年期固定利率抵押贷款的成本首次降至6%以下,为受住房贷款危机影响的英国人带来了一线希望。据Moneyfacts Group Plc的数据,英国平均五年期固定利率抵押贷 ...[详细]
-
理想汽车:5年内占据20万元以上车市35%份额,还要当全球领先AI企业
进入新阶段的理想汽车开始关注市场份额。3月2日,在理想汽车春季媒体沟通会上,理想汽车CEO李想表示,理想已经实现了“从0到1”,进入了“从1到10”的阶段,在过去“从0到1”的阶段,理想依靠一款理想o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受损股民可至新浪股民维权平台登记该公司维权:http://wq.finance.sina.com.cn/ 关注@新浪证券、微信关注新浪券商基金、百度搜索新浪股民维权、访问新浪财经客户端、新浪财经首页都 ...[详细]
-
新加坡10月份核心通胀指标8个月来首次回落,在经济增长面临的风险日益加大之际,这给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不收紧货币政策的理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贸易工业部周三发布的联合声明显示,不包括私人交通和住宿的核心C ...[详细]
-
天味食品降本增效营收26.91亿创新高 经营现金流净额 5.46亿大增1.3倍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长江商报调味料行业2022年第二份年报出炉,603317.SH)业绩亮丽。3月1日晚间,天味食品年报释出,公司全年实现营收26.91亿元, ...[详细]
-
有条件放开“冻卵”、“试管婴儿”,政协委员为大龄未婚女性生育支招
刚官宣董事长离任的建信基金又现管理层变动。近日,基金人事独家获悉,建信基金副总裁张威威将调任建信人寿副总;建行总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张力铮,将出任建信基金副总裁。2023年2月18日,建信基金公告称, ...[详细]
-
视频|董明珠谈直播带货的目的:董明珠说不要喜欢我关键喜欢我的产品
【#董明珠说不要喜欢我关键喜欢我的产品#】最新一期《遇见大咖》节目中,面对主持人@史小诺 说到“喜欢您的人还是很多的”,董明珠表示“我觉得不要喜欢我,关键喜欢我的产品。”她谈到直播的原因是希望每个人都 ...[详细]
-
公募基金上半年成绩亮丽:震荡市巧打“特色牌” 多家公司业绩“双增”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接近尾声,部分上市公司控股或参股的公募基金公司上半年“成绩单”也陆续揭晓。尽管今年以来A股持续震荡,但许多基金公司仍然凭借 ...[详细]
-
(BAC.US)2022年第四季度业绩强劲,营收和利润均超过分析师预期。不过,尽管美国银行的表现持续良好、而且利率环境强劲的宏观经济背景依旧对其有利,但该股的股价可能仍低于其内在价值。数据显示,美国银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