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为“德邦兄弟”缴齐五险一金 快递公司人工成本高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上海报道
刘强东“对不起”京东2000多名高管兄弟,德邦兄弟却让十几万德邦兄弟暖了心。刘强
11月22日,缴齐京东集团创始人、险金董事会主席刘强东发内部信称,快递京东集团决定,公司高企自2023年1月1日起,人工逐步为十几万德邦的成本兄弟们缴齐五险一金,确保每个德邦兄弟都能“老有所养,德邦兄弟病有所医”,刘强为兄弟们提供基础保障。缴齐
刘强东强调,险金“德邦现有的快递员工,不管是公司高企外包还是自有的,都是人工我们的兄弟。”但他认为,“过去,德邦的做法虽然合规合法,而且缴纳的五险一金比例远远超过其它同类公司,但依然有很多外包兄弟不能像自有员工一样享受全额五险一金待遇。我们会按照一定条件,逐步把外包兄弟转化为德邦自己的员工!”
值得一提的是,刘强东还表示,京东集团拿出100亿元人民币,为包括全体德邦兄弟们在内的所有集团基层员工设立“住房保障基金”;其个人再捐款人民币一个亿,集团以及各个BGBU也会拿出一定比例的现金,大幅扩充“员工子女救助基金”的规模,受益对象为任何一个在职的京东员工,包括德邦员工。
针对此内部信,11月23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向德邦股份相关人士确认,其回应“一切以内部信为准”。
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目前德邦股份已经在为所有德邦股份在职员工缴纳五险一金,而此次内部信所谈到的十几万“德邦兄弟”将明确覆盖到该公司过往并没有全面覆盖的外包群体。
事实上,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工成本一直是快递公司最大的成本构成。
以顺丰控股为例,报告期内,2021年该公司营业成本为1815.48亿元,同比增长40.94%。其中,人工成本为835.76亿元,占比46.04%。
按照顺丰控股的人工成本明细,包括人力外包、职工薪酬等。而实际上,算上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中所涉及的人工成本金额,共计达993.20亿元,占营业总成本的比例达到48.78%。
对于德邦股份而言,2021年,该公司营业成本为280.28亿元,同比增长15.36%。根据德邦股份在财报中所示,“营业成本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一线员工薪资待遇提升及油费上涨所致。”
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一栏,德邦股份销售和管理人员职工薪酬一目了然——2021年,该公司的销售费用中,职工薪酬为3.30亿元,较2020年增加0.27亿元;管理费用中,职工薪酬为18.46亿元,较2020年增加3.7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德邦股份2021年财报显示,其母公司和主要子公司的在职员工数量为71773人。这相较于刘强东所说的“十几万德邦的兄弟们”,显然存在较大的人数差。
这意味着,在接下来,把外包人员纳入体系的德邦股份在人工成本上的支出将会大幅提升。
(责任编辑:焦点)
-
统计:韩国百强企业女高管总数首超400人,三星电子女高管最多
韩联社11月23日报道,韩国一项统计数据显示,韩国百大企业女高管总数首超400人,占比仅5.6%,依旧相对较低。韩国猎头公司“Unico Search”23日表示,对去年销售额前100位上市公司进行统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彭强 北京报道4月25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电联)发布《2022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下称《报告》)。根据中电联统计,一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04万亿千瓦时, ...[详细]
-
澎湃新闻记者 蒋梦莹“跌跌不休”的日元,恐怕是近期全球外汇市场上最引人关注的。近期,不仅日元对美元汇率暴跌至20年来的最低点。与此同时,人民币对日元汇率继2015年之后,也在20大关上下浮动。4月25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凤凰WEEKLY围绕,业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认知。一方十分看好,理由是科大讯飞营收持续上涨,甚至在2019年突破百亿大关,布局的开放平台等业 ...[详细]
-
11月22日,002594.SZ)回应界面新闻称,近期关于公司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的传言,均为不实信息。当天有媒体报道称,比亚迪计划于2023年二季度量产钠离子电池,搭载于秦、海豚及海鸥等车型。比亚迪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一则关于淘宝、天猫的工商变更,日前备受关注。4月21日,浙江天猫技术有限公司、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董事长/总经理更新为淘宝天猫业务负责人戴珊,财务董事更新为李发光。此外,阿里巴巴网络科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资本深潜号作者 | 孙建楠编辑 | 袁畅外资独资公募的“调仓”动作,总是出人意料。贝莱德在华成立独资公募机构后,2021年9月高调募资近6 ...[详细]
-
专访林伯强:上海能源供需中长期承压 需加大市外可再生能源引进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李明明 北京报道近期,包括上海、海南、吉林在内多个地方政府密集公布碳达峰实施方案和相关意见、计划等“路线图”。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地方上碳达峰实施方案亮 ...[详细]
-
加拿大央行行长Tiff Macklem周一在国会听证会上表示,央行将考虑再次大幅加息,以努力遏制通胀。当被问及如果他知道通胀会这么高,他是否会更早加息,Macklem说:“我们有很多事情是对的,我们有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