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启动增资计划 险企年内“补血”超五百亿元
炒股就看,补血权威,频繁专业,启动及时,增资全面,计划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险企
新华财经北京7月11日电 今年以来,年内多家险企进行资本补充,超百年内“补血”金额合计超500亿元。亿元据记者初步统计,补血年内险企拟增资、频繁扩股总额超过300亿元,启动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超七成。增资此外,计划多家险企通过发行资本补充债的险企方式“补血”,金额合计超过200亿元。
多机构发布增资计划
6月以来,多家保险机构发布增资扩股计划。7月1日,汇丰人寿保险公司发布关于变更注册资本有关情况的信息披露公告表示,公司唯一股东汇丰保险(亚洲)有限公司,拟向公司增资人民币6.35亿元,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将由10.25亿元增至16.6亿元。此前的6月15日、6月6日和6月2日,人寿保险等三家机构发布了变更注册资本公告。
据记者统计,截至7月10日,今年以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已披露了16家保险机构变更注册资本,拟增资、扩股总额337.037亿元,远高于去年同期的193.384亿元,同比增长约74%。从原因来看,多家保险机构表示,增资扩股主要是为了满足行业监管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以及公司的业务发展需求。
多数险企主要股东宣布向公司增资,其中不乏约百亿元的“大手笔”。具体来看,平安养老保险4月17日公告显示,为保障偿付能力、支持业务发展,公司拟向股东申请增资105.2亿元。财产保险则在今年年初公告称,公司股东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现金出资的方式,将公司注册资本金从188亿元增为278亿元。此次增资金额达到90亿元。
还有险企采用“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或将“任意盈余公积金转增股本”的方式补充资本。例如,英大泰和财险将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增资35亿元,转增后的注册资本增至66亿元;太平洋产险则将任意盈余公积金转增股本,合计转增股份4.78亿股,金额约为1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实现增资的多家险企此前已多年未增资。例如,都邦保险目前的27亿元资本金,是自2012年7月增资后形成的;汇丰人寿上一轮增资是在2013年3月;而平安养老等险企上一轮增资还是在2015年,距离今年再次启动增资已近七年时间。
九家险企发行资本补充债
值得注意的是,除增资扩股外,今年以来险企也在通过发行资本补充债的方式“补血”。
最新一笔资本补充债券来自国任财险。6月27日,国任财险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了30亿元10年期可赎回资本补充债券,债券票面利率4.2%。国任财险表示,此次债券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资本,进一步提高偿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支持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和公司健康快速发展。
中国债券信息网数据显示,截至7月10日,今年以来已有国任财险、北京人寿、建信人寿、人保健康、工银安盛人寿、北部湾财险、国联太平人寿、国联人寿、招商局仁和人寿等九家险企发行资本补充债,发债规模合计211.5亿元。其中,太平人寿保险和工银安盛人寿保险各发债50亿元,人保健康、国任财险各发债30亿元,建信人寿保险发债金额也达到20亿元。
除已发行完毕的债券,更多险企上半年发布了发债计划但还未“落地”,其中包括、等头部险企的百亿元级别的资本补充计划。
险企提升资本实力抵御风险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险企频繁“补血”,与“偿二代”二期加强资本认定标准、保险公司急需通过补充资本提升风险抵御能力密切相关。
此前,险企公布的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已公布的155家保险公司中,有八成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出现下滑,人身险公司偿付能力下滑比例高于财产险公司。具体而言,已经公布报告的73家人身险公司中,高达68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下滑,以及46家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出现下滑。余下82家产险公司中,58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下滑,56家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出现下滑。头部保险公司亦难以幸免,一季度A股五大上市险企旗下的寿险公司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下滑幅度均超过50个百分点。
华创证券非银团队认为,由于“偿二代”二期加强了资本认定标准,对实际资本进行分级,并新增了交易对手、大类资产及房地产集中度风险的最低资本要求等,寿险行业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预计将普遍下降,保险公司的风险抵御能力和分红空间亦将承压,需要补充资本。同时,近期寿险行业整体业绩低迷、投资市场较为波动等因素,也会给部分险企的利润带来较大压力。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朱俊生也认为,出于支持业务成长的需要,中小主体需要通过规模的提升来摊销成本。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自然会有资本金的损耗,为了支持业务的拓展,其也需要增资或者发行资本补充债券。
不过,业内人士也表示,除了在短期内提升资本实力抵御风险之外,长期来看,险企仍需通过改善负债端和资产端表现,增加自身盈利、提高资本实力和偿付能力,形成良好的自我“造血”能力。
编辑:林郑宏
(责任编辑:综合)
-
文 | 刘东峰彭博社报道,由于投资者的意向未达到其估值预期,乐华娱乐已暂停香港首次公开募股IPO)。这家艺人管理公司因手握中国当红明星王一博的经纪合约而闻名。接近乐华娱乐管理层处的消息人士向新浪财经证 ...[详细]
-
丹麦广播电视台3月22日报道,拥有75年历史的丹麦家族企业Bruun Rasmussen Kunstauksjoner拍卖行已被出售给英国拍卖行邦瀚斯Bonhams)。该拍卖行由Arne Bruun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策略研究事件:3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0%,增速较去年12月份回升0.8个百 ...[详细]
-
泡泡玛特2021年狂赚10亿,它也不再只靠当家IP Molly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泡泡玛特在2022年3月28日提交了去年的成绩单。财报显示,2021年泡泡玛特实现营收人民币44.9亿元,同比增长78.7%;调整后净利润人民币10.02亿元,同比增长69.6%。在 ...[详细]
-
据洋山港海事局发布消息,11月20日中午,上海LNG液化天然气)站线扩建项目在洋山深水港正式启动。该项目将新建1座15万吨级的LNG船舶专用泊位,最大可靠泊载运26.6万立方米的LNG船舶;同时将新建 ...[详细]
-
卫龙辣条包装上,“强硬”、“贼大”等字眼十分醒目。图/余源 摄近日,有网友注意到卫龙辣条的外包装上印有“约吗”“贼大”等词语,十分醒目。该网友认为,这属于低俗营销,打色情擦边球。对此网友们各抒己见,一 ...[详细]
-
2022年3月28日,外交部副部长邓励会见中国德国商会华北及东北地区,以下简称“商会”)主席、大众汽车集团中国)首席执行官冯思翰,商会执行董事兼首席代表晏思,商会候任主席、戴姆勒股份公司大中华区首席执 ...[详细]
-
华为发布重磅财报,孟晚舟回国后首次公开亮相:公司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在不断提升
华为于28日下午在深圳总部举行2021年经营财报发布会,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回国后首次公开亮相。报告显示,华为整体经营稳健,实现全球销售收入6,368亿元人民币,净利润1,1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 ...[详细]
-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王真真)11月23日,同程旅行联合汽车之家发布的《2022年自驾旅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疫情暴发以来,自驾凭借较高程度的私密性、安全性以及出行更自由等特点,成为越来越多游 ...[详细]
-
新东方涨超5%,计划将其ADS比率变为1股ADS代表10股普通股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