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藏系列观察(三):支付机构“资金托管”成宣传噱头 易宝支付、杉德支付等市场份额大
转自:中国网财经
中国网财经9月2日(记者安然 朱玲)今年5月以来,资金托管数藏平台陆续上线“钱包”功能,数藏市场并将“支付机构进行资金托管”作为宣传点。系列Hotdog在其钱包中曾提到“您的观察钱包内资产均由第三方持牌支付机构进行完全托管 ”;幻藏平台直接在APP中标识:“所有资金均由第三方持牌支付机构进行支付、托管及清算”。支付
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机构支付机构只是成宣传噱支付结算的角色,并无资质也无能力对数藏平台实行资金托管,头易其资金托管流程的宝支合规性及标准性无从确定。
如果三方支付机构没有资质也无能力进行资金托管,付杉付等份额那数藏平台是德支否属于虚假宣传?就此问题,联系Hotdog、资金托管幻藏平台进行采访,数藏市场截止发稿上述机构均未给予回应。系列
入场数藏的观察三方支付
数字藏品平台的快速发展,也让行业上下游企业受益,包括区块链、安全、支付等等。在WMC2022世界元宇宙大会的展厅里,某家中部地区的安全服务商向中国网财经记者透露,数字藏品是公司今年以来增长最快的领域,目前在公司的客户分类中,数藏已经是非常重要的一支了。
而数字藏品也成为了部分支付机构的重要开拓场景。记者注意到,不少第三方支付机构为支持二级市场交易的数字藏品平台提供支付结算系统。从中国网财经记者的不完全统计来看,目前提供上述服务的支付机构主要是易宝支付、杉德支付、首易信。其中,易宝支付、杉德支付覆盖了大部分市场。
博通分析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向记者表示,平台与支付机构的合作,主要是为了避免“二清问题”。所谓“二清”,即二次清结算,指的是有清结算资质的机构将资金结算给无证机构后,该平台再将资金结算给其子商户,则该无证机构即涉及“二清”。
与其他上下游相比,“支付”本身存在合规监管的特殊性。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肖飒表示,鉴于银行牌照优势,最优的支付结算途径肯定是银行系统,而难度在于银行内控机制和合规要求高,对于涉众、涉炒作嫌疑的行业往往避而远之。
目前我国已明确了防范数字藏品金融化的监管态度。今年4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联合发布了“关于防范NFT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明确要求不得为NFT交易提供集中交易等服务,变相违规设立交易场所等。
某支付行业资深人士向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数字藏品的洗钱风险也不小,那些被炒作后的数藏的价值难以被界定,大额交易容易被洗钱团伙利用。而部分支付机构仍热衷与开设二级市场的数藏平台合作,主要还是可从中得到可观的收益。“费率比当年对接p2p的时候都高。”
中国网财经记者以数藏平台的身份寻找合作,向两家支付机构的渠道进行询价,了解到的市场行情是:开户费3万,费率在0.5%-0.7%,提现与费率差不多,代付收取1元-1.5元/笔。而结合数字藏品的用户量和交易量来看,三方支付机构显然可以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
支付机构并无资质“资金托管”
在黑猫、啄木鸟等投诉平台,数藏平台“提现不到账”、“提现100元起”等引发消费者不少投诉。记者注意到,当前开通二级市场的数字藏品平台在提现方面,存在诸多限制。大部分平台提现均是1-2个工作日到账,且要求提现金额不低于100元等。
无疑,上述种种提现限制可能会造成交易资金在平台内沉淀,而由谁来保证和监管这笔资金的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Hotdog在其公告中曾提到“您的钱包内资产均由第三方持牌支付机构进行完全托管 ”;幻藏平台在app中标识:“所有资金均由第三方持牌支付机构进行支付、托管及清算”。
*上述截图分别来自幻藏和Hotdog但有某支付机构风控人士向记者表示,第三方支付机构只是支付结算角色,并无资质也无能力对数藏平台实行资金托管。根据监管要求,支付公司需要将此笔资金放在商业银行的备付金集中存管账户,然后支付公司根据平台的指令进行划转。
一位金融业从业人士也向记者表示,结合证券行业的实践来看,资金托管方不仅要履行资产保管、会计核算、资金清算等职责,还要对交易进行监督。在此过程中,支付机构显然无法完成这一职责。
“因为虽然数藏平台不直接经手资金的转移,即所谓的‘不碰钱’,但支付机构是依据数藏平台发出的支付指令进行资金划转。在此过程支付机构也会建立风控流程与评审机制,甚至支付机构也能杜绝平台虚拟提现指令,但也会存在无法辨别资金下发指令真实性的情况。”上述支付机构风控人士表示。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向记者表示,数藏平台的“资金托管”的约束性、有效性较弱,确实有可能存在“支付公司无法辨别资金下发指令的真实性”的情况,而该领域相关的资金规范管理制度尚未建立起来。
如果三方支付机构没有资质也无能力进行资金托管,那数藏平台是否属于虚假宣传?就此问题,联系Hotdog、幻藏平台进行采访,截止发稿上述机构也均未给予回应。
博通咨询资深分析师王蓬博指出,与第三方支付的合作,并不能为数藏平台的交易合规做背书。
(责任编辑:百科)
-
面临不确定的宏观经济前景,就连银行也开始过紧日子:收紧了对企业和家庭的贷款标准。这可能会令美国经济陷入麻烦。美联储本月早些时候发布的一项针对信贷人员的调查,上季度,美国的一些银行已收紧大中型企业和商业 ...[详细]
-
2021年,我国芯片设计企业已超2800家,但火热的半导体行业却遭遇人才缺口。据调查,当前国内芯片人才总量不足,高端芯片人才稀缺,半导体“抢人”氛围充斥,企业招人困难。当下半导体行业的人才流动“往往是 ...[详细]
-
10只新股无一破发,最牛一签大赚2万!赚钱效应回来了?次新股也起飞
6月上市沪深新股首日无一破发的纪录本周继续保持。本周6月20日至24日)共10只新股上市,无一家首日破发。伴随着A股反弹走强,6月至今上市的27只新股中,除两只北证新股首日破发外,其余新股无一首日破发 ...[详细]
-
来源:环球人物合影降价促销,大写的尴尬。作者:陈佳莉只要像迪士尼乐园的卡通人偶一样,按照摄影师安排的位置站定,和每一个走过来的“金主”点头示意,配合地摆个pose,再礼貌性地假笑一下,15000美元约 ...[详细]
-
时隔7个月,年内第二次降准或即将到来。11月23日,据央视网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提出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引导银行对普惠小微存量贷款适度让利,继续做好交通 ...[详细]
-
鲍威尔听证会:重披鹰派马甲 强调私营稳定币不可能成为数字美元
财联社6月24日讯编辑 史正丞)当地时间周四,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前往国会众议院,向金融服务委员会提供证词陈述。与昨日类似,美联储主席的一系列发言仍聚焦在美国经济接下来可能面临的风险。首先最值得关注的是, ...[详细]
-
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新规来了!公募人士:可投基金范围超预期,引导长期投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域 深圳报道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已是箭在弦上。继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后,第一个公开征求意见的重要配套政策来了!6月24日,证监会就《个人养老金 ...[详细]
-
新华社华沙6月25日电国际观察)G7、北约双峰会 西方有何图谋新华社记者张章 李超七国集团G7)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将从26日起接连举行峰会。分析人士指出,这两场峰会暴露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企图 ...[详细]
-
中国民用航空局:推动北斗系统相关技术标准全部完成国际民航组织专家技术验证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王文嫣 严曦梦)在11月22日下午举行的2022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北外滩国际航空论坛上,中国民用航空局总飞行师万向东表示,“十四五”时期是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开局起步的第一个五 ...[详细]
-
6月25日,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季度论坛2022年中期)上表示,当前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挑战。信息技术服务、房地产、出口三个领域恢复动力不足。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