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近期人民币汇率将在6.7~7.0宽幅波动
原标题 张明:近期人民币汇率将在6.7~7.0宽幅波动
短期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可能依然面临贬值压力,张明但在今年年内跌破7.0的近期概率仍然较低。
近期,人民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急跌引发了国内外市场普遍关注。币汇
4月14日至5月13日,~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由6.35下跌至6.79,幅波短短一个月内跌幅达到6.9%,张明如此之快的近期跌幅是中国外汇市场前所未见的。尤其是人民在4月20日、4月26日、币汇4月29日与5月10日,~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分别跌破6.4、幅波6.5、张明6.6与6.7四大整数关口。近期汇率即将跌破6.8也已经没有悬念。人民
厘清人民币汇率急跌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预测未来汇率走势,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以从外因与内因两个角度来分析汇率急跌原因。
从外因来看,美国通胀走强倒逼美联储加快加息节奏,由此推动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上升,进一步带动美元指数走强,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的主要原因。
2022年3月、4月,美国经过季调后的CPI同比增速连续两个月超过8%,剔除了能源与食品价格的核心CPI同比增速也均超过6%。现实通胀率显著超过目标通胀率,迫使美联储不得不加快收紧货币政策的节奏。3月16日与5月4日,美联储分别宣布加息25和50个基点。目前市场预期美联储在今年年内还会加息4~5次。随着通胀率的上升以及短期基准利率的上行,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由2021年底的1.52%上升至2022年5月13日的2.93%,并一度在5月9日达到3.12%。
长期利率的上升无疑将会驱动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升值。2021年底至2022年5月13日,美元指数由95.67攀升至104.56,升值幅度达到9.3%。其中,美元对欧元、英镑与日元分别升值了6.6%、8.6%与13.2%。同期,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贬值了4.6%,这意味着从2021年年底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贬值幅度,要显著低于其他主要国际货币对美元的贬值幅度。
从内因来看,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3月以来在深圳、上海等城市集中暴发,导致中国经济增速显著下滑、供应链严重受阻、国际航运受到显著负面冲击。这既显著冲击了实体经济增速与进出口增速,也导致市场主体信心受挫,这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的主要原因。
受疫情局部暴发对进出口行业生产以及国际航运的影响,中国出口额(美元计价)同比增速由3月的14.7%下降至3.9%,进口额(美元计价)同比增速则由2月的10.4%下降至3月的-0.1%和4月的0.0%。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由2月的50.2下降至4月的47.4,中国服务业采购经理指数由2月的51.6锐减至4月的41.9,这意味着今年二季度的工业与服务业增长堪忧。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中的新出口订单指数由2月的49.0下降至4月的41.6,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的出口额增速非常不乐观。
一方面,自4月中旬以来,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持续倒挂,且倒挂幅度短期内可能继续拉大,这无疑将会导致短期资本从中国流出,加剧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压力。另一方面,4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持续快速贬值将加剧市场主体的贬值预期,导致出口企业结汇意愿下降、进口企业付汇意愿上升,对于基于“实需”原则的国内外汇市场而言,这也会加剧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压力。
那么,如何看待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快速贬值呢?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
其一,在本轮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之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有些高估,让人民币对美元适当贬值,有助于消除上述高估,让人民币汇率回归到更加适当的水平,这不是坏事。
2021年,欧元、英镑、日元分别对美元贬值了7.5%、1.2%与11.6%,但人民币却对美元升值了2.3%,由此导致人民币对CFETS货币篮汇率指数在2021年由94.84上升至102.47,升值了8.0%。2022年3月11日,人民币对CFETS货币篮汇率指数更是上升至106.79的历史性高点。人民币有效汇率的过于强劲,与2021年中国较为疲弱的经济基本面不太相符。迄今为止,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快速贬值已经导致人民币对CFETS货币篮汇率指数下降至102左右,这无疑有助于消除汇率高估。
其二,不过,自2022年4月中旬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贬值速度实在太快,而且不是一次性贬值到位,而是在持续突破重要整数窗口。这种方法很可能触发并加剧市场主体的人民币贬值预期,进而导致更大规模的短期资本外流。资本外流与贬值预期进而可能形成自我加强的反馈循环,这对维护中国经济平稳增长与金融市场稳定运行是非常不利的。
6.7~6.8恰好是2015年8·11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平均水平。因此,我认为,从现在起,中国央行将会加大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力度,通过各种举措来避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持续快速贬值。例如,央行可能采用重启逆周期因子、加大对短期资本外流的监管力度、提高金融机构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在人民币离岸市场进行干预等手段。
此外,近期中国政府已经加大了逆周期宏观经济政策的力度,强调推动全面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也适当放松了对房地产等行业的调控措施。在这一背景下,我认为,中国季度GDP同比增速有望在二季度触底,在下半年显著反弹。
最后,近期美国经济已经初显疲态。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速出人意料地呈现环比负增长。与3月相比,4月美国CPI与核心CPI同比增速均有所回落。近期长期利率的显著上升已经导致美国股市指数持续回调,并可能通过负向财富效应冲击消费增长。由此判断,美国长期利率最陡峭的上升阶段或许即将结束,美元指数继续上升的空间也比较有限。
综合以上判断,我认为,尽管短期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可能依然面临贬值压力,但在今年年内跌破7.0的概率仍然较低。即使跌破7.0,人民币汇率继续急跌的概率也不大。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可能在6.7~7.0的范围内重新呈现宽幅波动格局。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热点)
-
财联社11月23日讯记者 哈力克)国务院常务会议今日召开,部署抓实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会议指出,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英大证 ...[详细]
-
科创板首批做市商亮相!这8家券商抢占先机,对证券业影响多大?
9月16日,券商中国记者从证监会网站获悉,证监会批复了首批8家券商的科创板做市商资格。具体为,、、银河证券、、、、、。业内人士分析,科创板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创新的先锋,引入做市商制度具有重要标志性意 ...[详细]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云舒 柴雅欣报道 2022年美国中期选举临近,“黑金”源源不断涌入美国政坛。近日,英国《卫报》网站刊文揭露,在过去两年里,通过一系列不透明交易,美国亿万富翁、现年90岁的电子制 ...[详细]
-
中国红十字会网站9月19日消息,9月17日夜间以来,台湾台东县、花莲县相继发生6.5级、6.9级地震和多次余震,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中国红十字会对此高度关注,一直与台湾红十字组织保持联系,中国红十 ...[详细]
-
农行副行长张毅:用更加多元、智能、便捷的金融服务助力新市民实现未来愿景
转自:中国网财经中国网财经11月22日讯 2022年论坛年会于昨日隆重开幕。中国党委委员、副行长张毅在会上表示,作为国有大行,农业银行将坚定不移地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一如既往地履行社会责任,紧 ...[详细]
-
9月2日,2022服贸会•中国楼宇经济北京论坛正式开幕。本次大会由世界贸易网点联盟、集群智库•中国楼宇经济研究中心和全联房地产商会特色小镇分会共同主办。论坛主题聚焦“政企联动开启楼宇经济3.0”,论坛 ...[详细]
-
转自:青瞳视角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9月19日消息记者 石祖波)近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公安局通报办理了一起系列诈骗案件:骗子冒充干部,以办理养老金为由,诈骗了三名受害人,涉案金额6.5万元 ...[详细]
-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对电力能源保供的严峻考验,相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全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度夏用电需求。面对四川高温干旱天气,首先是跨区通道按最大能力支援。统筹调配 ...[详细]
-
债基“惊魂”何时休?近三个月持有者大部分亏损,一天跌12%还能买吗?
来源:华夏时报 “债基也能大亏?”一向以稳健著称的债基近日却让众人“跌”掉眼镜。11月22日,“网红基金”富荣中短债基金跌幅仍高达11.73%。此前的21日,该基金净值罕见地出现了12%的单日跌幅。济 ...[详细]
-
对冲基金将看空日元的押注增加至3个月高点,因投资者预期,在发达市场竞相加息的背景下,日元表现将持续疲软。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数据显示,杠杆基金上周增加了18836份日元净做空合约,为今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