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前首席经济学家肯尼思·罗戈夫:世界经济面临“二战以来最大危机”
参考消息网9月14日报道 德国《商报》网站9月9日发表专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首席思罗世界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和公共政策教授肯尼思·罗戈夫的经济经济机文章,题为《“我们将走向二战以来的肯尼最大危机”》,记者是面临延斯·明希拉特。罗戈夫认为,战最俄乌冲突、大危能源冲击以及通胀强势回归,首席思罗世界都将导致世界经济面临“二战结束以来的经济经济机最大危机”。全文摘编如下:
多年来,肯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首席经济学家、面临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和公共政策教授肯尼思·罗戈夫一直是战最对全球经济发展持极大怀疑态度的警告者之一。他说,大危俄乌冲突、首席思罗世界能源冲击以及通胀强势回归,经济经济机都将导致世界经济面临“二战结束以来的肯尼最大危机”。
肯尼思·罗戈夫(哈佛大学官网)德国《商报》问:新冠大流行尚未结束,欧洲又爆发了一场战争,接踵而来的还有能源危机和通货膨胀。您会把当前的世界经济状况与什么情况进行比较?
肯尼思·罗戈夫答:我们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中国的崛起是过去40年里最大的事件。中国融入全球经济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无可比拟的积极影响。但未来40年的故事可能是去全球化的故事,那将对世界经济产生致命后果。现在有一种危机永远不会结束的感觉。
问:您最近谈到了席卷世界经济的“完美风暴”。真的会变得那么糟糕吗?
答:情况比五年前要糟糕得多。全球经济可能陷入衰退。极不寻常的一点是,地缘政治不稳定在全球经济前景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这正是我们现在所经历的。几乎没有任何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强势回归,能源危机……这一切都让我想起了上世纪70年代的情形。
问:我们现在是否达到了通胀的顶峰?
答:在美国,若能源价格正常化,通货膨胀率会再次下降。但关键问题是,我们最终将把通胀率降低到什么水平。到今年底和2023年,我们的通货膨胀率可能会保持在4%到5%的水平。我认为美联储不会将通胀率压低到2%。我们将在未来五六年内看到3%到4%的通胀率。
问:欧洲央行一直说通胀是“暂时现象”。央行官员的模型失败了吗?
答:至少他们通过设定通胀目标并用所谓的前瞻性指导来控制通胀的做法失败了。前瞻性指导是指试图通过交流沟通来影响市场对未来利率的预期。在美国,美联储本应更早作出反应。
问:很多国家几乎没有财政政策回旋余地。在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约为130%。救助政策是否达到极限?
答:很明显,拜登在2021年3月推出的美国经济刺激计划规模过大。就像之前特朗普的一揽子救助计划一样,拜登的计划也不好:没有针对性,给每个人发钱,支出太多。经济学家也应该对这一失败的政策负责。多年来,美国的辩论一直由保罗·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主导。这最终导致了荒谬的现代货币理论,以及高额国债不再有任何问题的信念。
问:当前经济和政治思维似乎发生了逆转:不再关注全球一体化的机会,而是转向其风险。您认为这有必要吗?
答: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无论如何,去全球化的进程正在发生。这不是好消息,因为这也会推动通货膨胀。
问:没有哪个国家像德国那样从全球化中受益,但它也比几乎任何其他国家都更依赖俄罗斯能源。“通过贸易促改变”的信条是否幼稚?
答:我不太确定。至于俄罗斯,德国当然不得不与这个邻国共处。相互接近是正确的,没有人愿意像冷战时期那样生活。这是否意味着必须陷入这种能源依赖?当然不是。这是一个严重的战略错误。但在我看来,通过经济上相互接近来实现和平的总体尝试似乎是正确的想法。
问:现在地缘政治成为经济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与中国脱钩是必然的吗?
答:作为一个自认的全球主义者,我不这么认为。中国仍然对全球合作感兴趣,这是至关重要的。这个国家有很大的自信。
(责任编辑:热点)
-
据瑞典电视台22日报道,近两日瑞典多地遭遇暴雪袭击,包括斯德哥尔摩在内的部分城市公共交通和航班受到严重影响,全国数千户民宅断电。报道说,由于冰雪导致路面湿滑,进出斯德哥尔摩的高速公路发生多起交通事故, ...[详细]
-
财联社4月18日电,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机构的主任研究员松田翔一等人开发出了把自动实验机器人与数据分析结合起来的材料开发方法。成功制造出使锂空气电池属于新一代蓄电池)的周期寿命延长至约2倍的电解液。力 ...[详细]
-
“你是ENTJ,还是ENTP?”在如今的年轻人社交圈里,要想交友“破冰”需先对上“暗号”。据报道,这些由4个英文字母组成的神秘代码,已成为不少年轻人的社交标签,它就是当下在社交网络爆火的MBTI测试。 ...[详细]
-
文|新浪科技 杨雪梅编辑|韩大鹏融资16亿,1个半月签约6000家意向加盟商……陆正耀也来凑热闹的预制菜赛道到底有多火热?近日,因疫情影响叠加需求增大,预制菜产业不断发酵,相关板块整体持续走强。4月1 ...[详细]
-
新加坡《海峡时报》11月20日文章,原题:华尔街“购买中国股票”的呼声越来越高华尔街正在形成对中国股市的看涨共识,对中国政策调整的乐观期待以及11月份股市的大幅反弹,使得一些大银行放弃了长期以来的看跌 ...[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4月19日电记者许缘 熊茂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9日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6%,较1月份预测值下调0.8个百分点。IMF认为,俄乌冲突和 ...[详细]
-
新股破发,券商受伤!海通证券跟投科创板浮亏1.56亿,分类评级连降2级
新股破发频现,券商跟投业务似乎不再是“香饽饽”。截至4月19日收盘,今年A股新上市股票99只,跌破发行价的个股为57只。在31只科创板上市新股中,跟投券商仍以、、等头部券商为主,跟投浮盈仅有8家,浮亏 ...[详细]
-
每经评论员 胥帅近日,A股上演了一件“活久见”的事,上市公司步步高宣布将减持已回购股份。4月18日晚间,连续拉涨的步步高披露,公司董事会同意减持已回购股份,拟减持数量占总股本的比例为1.456%。步步 ...[详细]
-
马亮 又是一年开学季,大学生期待的校园生活又开始了。当下,关于大学教育如何创新求变的问题也引起关注。从一名教师的角度而言,我认为大学教育只有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办出特色,才能让大学生的四年时光过得更充实、 ...[详细]
-
欢迎神十三回家o* ̄▽ ̄*)ブ4月16日上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于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空间站工作生活183天后平安返回,圆满完成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英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