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再陷制动事故争议
特斯拉汽车又被指控“失控“。拉再近日,陷制广东潮州一辆特斯拉Model Y在路边停车过程中突然加速,动事车辆在高速行驶2.6公里以后,故争连续撞上多台车辆并导致2死3伤。拉再
11月13日,陷制一名认证为事故车主家属的动事微博用户“詹丘比”公开表示,车辆突然加速后,故争当事车主曾多次猛踩刹车并按下P档(停车档位),拉再但车辆依旧高速行驶,陷制最终导致事故发生。动事此外,故争“詹丘比”还表示车主曾是拉再一名职业货车司机,在事故发生时也没有醉驾甚至毒驾。陷制
“请问天底下谁会连续2.6公里都踩错踏板?动事”在“詹丘比”看来,这起事故的原因在于特斯拉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出现失控。
但特斯拉方面对《财经》记者表示,后台数据显示:事故发生时车辆电门被长期深度踩下;全程没有踩刹车的动作;行驶期间驾驶员四次短暂按下P档,又快速松开,同时制动灯也快速点亮并熄灭。
目前,当地警方已经介入并排除了车主酒驾和毒驾的可能。至于事故的具体原因,警方表示要对车辆进行检测,目前鉴定结果尚未出来。
“失控”的到底是什么?
根据公安部的数据,2021年,各地公安机关共对7245起道路交通事故开展深度调查,其中依法进行刑事立案的就达到2521起。但像特斯拉这样出了事故以后被高度关注的汽车品牌却很难找到第二家。
“其实,其它汽车品牌也有类似的车辆失控案例。”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对《财经》记者表示,但这些案例大部分没有被外界关注。
有网友打趣道:“当特斯拉出事了,那新闻里直接就说特斯拉,如果只说车辆失控,那就一定不是特斯拉。”
所以有一种观点认为,相比于车辆的“失控”,特斯拉其实是出现了品牌“失控”。
自诞生以来,产品的高性能和零排放以及马斯克科技狂人的号召力,让特斯拉一直都是公众和舆论关注的焦点。
也正是在巨大的关注度之下,特斯拉身上的每一个细节都被外界拿着放大镜审视。特别是近年来疑似刹车失灵案件的接连出现,更是让公众对特斯拉的安全性有着疑虑。其中,最为外界熟知的一次维权事件便是,2021年上海车展期间的车主在车顶维权。
今年以来,类似的事件依然还在发生。3月,南京的林女士驾驶特斯拉Model 3离开车库时车辆突然加速。林女士表示自己多次踩下刹车,但车辆不受控制,最终撞在了墙上。
事发之后,特斯拉方面表示事故原因是林女士驾驶车速过快,环氧地坪漆致使车库地面过滑,且林女士只在碰撞前最后一秒踩过刹车,所以导致车辆未能成功刹停。
“在我的印象里,从2015年开始就有特斯拉车辆失控的报道。”张翔对《财经》记者表示,虽然车辆失控的事件很多,进入司法程序的也不少,但在车主因车辆失控起诉特斯拉的案件中,特斯拉从未败诉。
比如曾经备受关注的“温州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车主称车辆突然失控自动加速,引发舆论关注,但经过专业鉴定和司法审判,法院最终判定是车主错把油门当成刹车,特斯拉胜诉,车主需向特斯拉赔礼道歉并赔偿5万元损失。
那么,为什么在特斯拉一直胜诉的情况,一旦发生新的车辆失控的事故,还是会引起轩然大波呢?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或许和目前第三方鉴定机构的缺位有一定关系。
亟待补位的第三方检测机构
在2021年的上海车展上,车主张女士在车顶维权让特斯拉刹车失灵成为了舆论的爆点。据《财经》记者了解,时至今日,这起案件也没有最终宣判。
据悉,张女士和特斯拉争论的一个焦点就在于,特斯拉是否应该提供完整的行车数据。张女士对《财经》记者表示,她曾先后数次向特斯拉索要事故的完整数据,但特斯拉以各种理由拒绝。
但是,特斯拉对此却给了《财经》记者另一种说法,那就是张女士没有配合检测:“后台会有部分部分数据,但车辆的完整数据在EDR(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里,它就类似一个黑匣子。不论是河南的案子还是之后的案子,只要送去检测,所有的数据就能拿出来,所以不是特斯拉提供不提供的问题。”
但张女士认为,特斯拉指定了一家鉴定机构且告知国内只有这一家鉴定机构可以检测,而且该机构与特斯拉有业务往来,所以她无法接受在该机构进行检测。
面对这样的僵局,国内是否有其他第三方机构能进行检测呢?
对于这一问题,同济大学教授、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对《财经》记者表示,目前,国内的权威第三方鉴定机构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司法鉴定中心;另一类是国家级汽车检测中心。但是针对智能电动汽车的新问题,这些机构也难以做出专业的鉴定。
张翔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对《财经》记者表示,包括行驶数据在内,特斯拉的数据都是经过加密的,第三方机构无法自己直接解读,那也就谈不上鉴定事故原因了。“某种意义上,特斯拉既是运动员,还是裁判员”。
这起失控时事件尚未有定论,但结论无非两种,一是特斯拉质量问题真实存在,接下来就是赔偿以及召回;二是特斯拉没有实质安全问题,更多是一起口碑风暴,但其中反映出的品牌失控以及第三方检测缺位,也值得这家明星外企深思。
(责任编辑:百科)
-
华尔街投行裁员潮起:IPO与融资服务不景气“酿苦果” 创建ESG基金成新出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植 上海报道 继硅谷高科技企业后,华尔街大型投行也悄然掀起裁员潮。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近期花旗银行集团已解雇约50名交易员,高盛银行部门也裁减数十人,摩根大通与摩 ...[详细]
-
多个城市推出二手房“带押过户” 业内:或有利于活跃各地二手房市场
近段时间以来,全国多地推出“带押过户”的二手房交易新模式。有业内人士表示,“带押过户”模式为买卖双方节省了费用、时间,提升了交易安全性,或有利于活跃各地二手房市场。 市场消息指出,有惠州 ...[详细]
-
来源:北京商报体量大、期限长的保险资金持续流向实体经济。10月18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近日,、、三家头部险企相继发布服务实体经济等相关数据。截至9月末,三家险企投入实体经济的规模均破万亿元。纵观行 ...[详细]
-
经济日报魏桥轻量化基地口袋公园邹平市魏桥铝深加工产业园一企业仓储车间魏桥纺织绿色智能纺织一体化“邹小帮”帮代办员指导群众办理业务中国棉纺织名城、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14种工业产品规模 ...[详细]
-
当地时间周二11月22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表示,尽管美国政府裁定沙特王储在卡舒吉一案中享有豁免权,但美国正在审查与沙特的关系。外界认为,这是美国对沙特否认增产后的最新施压。此前一天,布林肯抵达卡塔尔 ...[详细]
-
图①:2022年9月7日,山东港口前湾外贸集装箱码头,货轮在装卸集装箱。俞方平摄人民视觉)图②:2021年11月9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区现场。闫 鑫摄人民视觉)图③:2022年7月26日,第 ...[详细]
-
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标定未来中国发展航向!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讨论、共谋发展,党的二十大代表们信心满怀、干劲十足——“加快构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财联社10月19日讯记者 李子健)P矿再现预拍卖被市场认为是锂行业供需关系高度紧张的体现。财联社记者则获悉,在四季度锂电产业链旺季及碳酸锂成本线 ...[详细]
-
“在年轻人中,将注意力从物欲上转移,按需购物,成了一种新的消费风尚,同时他们也更倾向于简单直接的直降优惠。”---------------2022年“双11”已经落下帷幕。过去的14年间,这个购物节创 ...[详细]
-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 刘美君)10月19日,二十大新闻中心举办第三场记者招待会。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一级大法官贺荣表示,目前知识产权审判范围已经涵盖专利、商标、著作权、地理标志等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