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发布 明确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
3月22日,氢能期规确氢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北区建成投运。产业氢能示范区毗邻大兴国际机场,中长组成致力于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布明氢能科技应用场景和氢能科技企业孵化、加速示范区。未能源图为该示范区北区外景。体系 贺路启摄(人民视觉)
为促进氢能产业规范有序高质量发展,氢能期规确氢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中长组成作为中国首个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布明《规划》明确了氢能产业发展定位和目标并作出部署,未能源同时首次明确氢能是体系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月23日,氢能期规确氢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产业介绍《规划》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中长组成
到2035年,形成氢能产业体系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对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居于世界首位,在清洁低碳氢能源供给上具有巨大潜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表示,虽然氢能产业发展态势总体良好,但中国氢能产业仍然处于发展初期,面临产业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装备水平不高、支撑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制度滞后等诸多挑战,需加强顶层设计,引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规划》明确了氢能产业发展定位,强调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根据《规划》,到2025年,中国将初步建立以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就近利用为主的氢能供应体系。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万吨至20万吨/年,成为新增氢能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万吨至200万吨/年。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到2035年,形成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明显提升。
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王翔表示,统筹谋划、整体布局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既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也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
能源供给端,氢能与电能类似。长远看,氢能将成为未来清洁能源体系中重要的二次能源。一方面,氢能能量密度高、储存方式简单,是大规模、长周期储能的理想选择,通过“风光氢储”一体化融合发展,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消纳提供解决方案。另一方面,随着燃料电池等氢能利用技术开发成熟,氢能—热能—电能将实现灵活转化、耦合发展。
能源消费端,氢能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从生产源头上加强管控,严格限制化石能源制氢、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赋予了氢能清洁低碳这一关键属性。扩大清洁低碳氢能在用能终端的应用范围,有序开展化石能源替代,能够显著降低用能终端二氧化碳排放。
工业生产过程,氢气是重要的清洁低碳工业原料,应用场景丰富。例如,作为还原剂,在冶金行业替代焦炭;作为富氢原料,在合成氨、合成甲醇、炼化、煤制油气等工艺流程替代化石能源等。通过逐步扩大工业领域氢能应用,能够有效引导高碳工艺向低碳工艺转变,促进高耗能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目前,中国氢能产业处于发展初期,尚未形成高效完备的产业链。如何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转换?关键在于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规划》从四个方面对氢能产业链创新能力建设进行部署——
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推进绿色低碳氢能制、储、输、用各环节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持续推动氢能先进技术、关键设备、重大产品示范应用和产业化发展,构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体系。
聚焦创新支撑平台。围绕氢能产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构建多层次创新平台。包括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布局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开展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应用;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发挥科研能力优势,建设重点实验室、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开展氢能基础研究和前瞻性技术研究。
聚焦专业人才队伍。支持引进和培育氢能技术及装备专业高端人才。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培训机制,加快推进学科专业建设,逐步扩大氢能创新研发人才群体。鼓励职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夯实技术技能人才和从业人员基础。
聚焦国际合作机遇。充分利用国内市场优势,因势利导开展氢能科学和技术国际联合研发,推动氢能全产业链技术、材料和装备创新合作,构建国际氢能创新链、产业链。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采用‘揭榜挂帅’等方式,持续加强全产业链技术装备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加快氢能创新体系建设,合理布局创新平台,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培养一批高水平人才队伍,有效支撑氢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高质量发展需要。”王翔表示。(本报记者 徐佩玉)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年03月25日 第 03版)
(责任编辑:百科)
-
上海:到2025年培育50家以上具备生物医药研发、销售、结算等复合功能的创新型总部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尚德机构5分钟抓拍一次居家员工!每天截屏不够89次算旷工,自己、领导和hr都扣钱,网友:太离谱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近日,有用户在某职场社交平台爆料称,在线职业教育公司尚德机构NYSE:STG)要求北京朝阳全区员工实行居家办公,并要求员工连夜安装电脑监控软件,必须每五分钟自动截屏,每天截屏次 ...[详细]
-
传近10万经纪人离开的贝壳再优化50%产研员工,孕妇也在列?
编辑/谭松年亏损超5亿、市值消失五千多亿的,正在寻找新的出路。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纳入“预摘牌”名单14天后, 贝壳正式启动回香港上市。而在贝壳内部,也正在启动“重生计划”。据贝壳内部员工爆料,这个重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快消 文丨岁月好久没写经销商的话题了,这三年大部分经销商过得不好,也总有经销商朋友一边抱怨压力大,一边咨询该如何破局。目前,大部分经销商的困局在于、厂家任务高,回款压力大,渠道出货少,利润低,不知道什 ...[详细]
-
尊敬的游客:根据首都当前疫情防控需要,为保障您的健康和安全,中国航空博物馆于2022年5月10日起暂停开放,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感谢您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中国航空博物馆2022年5月10日 ...[详细]
-
寻找品牌建设先锋人物,传递年度品牌榜样力量。由新浪财经携手中国品牌创新实验室、集团联合打造的2022百大年度品牌人物榜于5月10日正式公布。OPPO Find N新品营销新浪财经品牌价值模型主导:李嘉 ...[详细]
-
华尔街见闻作者: 朱雪莹原油成本远远低于美国消费者所承受的成品油价格,这掩盖了实体经济遭受的凶猛能源通胀。只有打压需求才能控制价格涨势,那么经济衰退则难以避免。数月以来全球原油价格的走势跌宕起伏,此前 ...[详细]
-
根据《北京市红色旅游景区点)评定管理办法》,经初审、现场访查、评审会评议等评定程序,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于日前正式公布2022年北京市红色旅游景区点)名单,共有102家景区点)通过评定和复核。今年评出的 ...[详细]
-
5月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顺利举行,李家超高票当选,选举过程依法依规、公平公正有序。然而,美西方少数国家又急不可待地跳将出来大放厥词,抹黑这场民主选举,诋毁中央政府对港政策。5月9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