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教授张锐:欧盟清洁能源转型加速说易行难
原标题:欧盟清洁能源转型加速说易行难
有了完备政策体系与市场力量的经济洁驱动,欧盟如期实现清洁能源转型的学教型加新目标存在着非常大的胜算,但同时也将碰到不少的授张速说羁绊与掣肘。
张锐
历来在全球新能源赛道上充当急先锋的锐欧欧盟又加快了清洁能源转型的步伐。在日前提出实施RePowerEU(《欧洲廉价、盟清安全、源转易行可持续能源联合行动》)战略的经济洁一揽子计划中,欧盟委员会将2030年的学教型加清洁能源目标从目前的占比40%提高到了45%。欧委会主席乌尔苏拉·德莱恩就此做出的授张速说形象概括是:欧盟正在以闪电般的速度拥抱清洁能源。
从八年前的锐欧《2030年气候与能源框架协议》将2030年清洁能源占比首次设定为27%,到两年后调整为32%,盟清再到去年提升至40%,源转易行欧盟清洁能源转型的经济洁升级速度不可谓不快。按照本次确认的学教型加45%清洁能源消费目标,等于就是授张速说将目前511千兆瓦时的清洁能源产量提高至1236千兆瓦时,而支撑这一庞大产能实现的则是由以光伏为主力,风能、氢能以及生物能等充当助攻的精锐矩阵。
按照RePowerEU战略的设定,欧盟必须在2030年将光伏的装机总规模增至1000吉瓦,风力装机容量从目前的190吉瓦增加到480吉瓦,同时绿氢(通过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达到560万吨,在此基础上再增加1500万吨蓝氢(使用石化燃料制氢),另外,欧盟计划到2030年将生物甲烷产量增加10倍,即达到350亿吨。
策应清洁能源构建的宏大格局,欧盟展开了相关基础设施的谋划与推动。基于境内有不少天然气工厂与管网,欧盟准备进一步制定监管框架,推动天然气厂与氢气的兼容,同时大面积地对天然气管道进行改造,使其升级为氢能传送网络,并且欧盟还规划了途经地中海、北海以及乌克兰的三条“氢气进口走廊”;在太阳能领域,除了在传统屋顶以及地面增设光伏设施外,欧盟还明确要求所有新建筑以及翻新建筑都必须安装太阳能电池板,而为促进创新形式的太阳能,欧盟准备在海洋或大型湖泊等水面上建造浮动型太阳能发电设备;在新能源汽车地带,欧盟计划到2030年境内成员国主要高速公路上每60公里建一个充电站,每150公里建一个充氢站;不仅如此,基于风能和太阳“看天吃饭”的特征,欧盟加强了储能设施建设,并取消储能部署的容量限制要求,同时对用于储能目的的能源消耗免除电力税收。
发挥政策导向作用的同时,市场机制的牵引效应引人关注。一方面,欧盟创建了全球首个碳交易市场,碳交易价格从最初20欧元/吨起步上涨至今年90欧元/吨以上的信号结果,令所有行业每一个企业都感受到了碳排放成本上升的巨大压力,由此也纷纷加入到清洁能源转型的阵营中来。另一方面,代表欧盟内部电力买方与可再生能源发电商之间所签合同的企业可再生能源购买协议(PPAs)在去年的交易规模达到了18.8吉瓦的创纪录水平,而且一年内合约价格跃升了27.5%,今年前四月再度上涨9.7%。PPAs以预先商定的价格和期限交易电力,既能帮助买方屏蔽可能遭遇的通膨风险,更利于风光电开发商实现预期中的电力消纳。
全面地评判,有了完备政策体系与市场力量的驱动,欧盟如期实现清洁能源转型的新目标存在着非常大的胜算,但同时也将碰到不少的羁绊与掣肘,首当其冲就是欧盟必将承受巨大的经费支出压力。根据权威机构测算,将清洁能源占比提升至45%,等于就是2030年之前欧盟平均每年要增加3900亿欧元的支出,这一巨量资金从何而来?尤其是在缺乏统一财政制度的前提下成员国能否就融资与支出安排“用一个声音说话”,的确考验着欧委会的动员与协调智慧。
退一步说,即便是欧盟手中的弹药充足,也未必能够顺利解决清洁能源转型中的关键材料需求问题,比如太阳能光伏需要锗、碲、铟、镓、锰等元素作为能源转化的关键超导材料,风力发电机依赖钕、镝、镨等稀土元素作为磁性原料;新能源汽车依赖镍、钴、锂等作为电极材料,燃料电池还依赖铂作为储能材料等,随着欧盟清洁能源转型目标的提高,对于这些关键材料的需求必然增加,并且其中很大一部分欧盟都必须从巴西、智利以及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进口,而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在最新版的《世界能源转型展望:1.5°C 路径》报告中指出,以上材料不仅面临中期或长期短缺,而且价格还会上涨,由此决定了欧盟清洁能源转型过程中必会遭遇关键材料供应的短缺风险以及成本增升的巨大压力。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不同于以往推动能源转型是为了实现气候改良目标,这一次欧盟加大清洁能源转型力度主要是为了摆脱对俄罗斯进口能源的依赖,同时又是建立在必须寻找到新的替代能源供给基础之上的,由此决定了国际能源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不仅同样会令欧盟或多或少地继续承受能源供给短缺的阵痛,而且随时都可能扰动甚至放慢欧盟清洁能源的转型速度。
(作者系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
(责任编辑:焦点)
-
再保险“国际板”建设规划方案发布:提升跨境再保险交易的透明度、规范性和便捷性
每经记者 涂颖浩 每经实习编辑 马子卿 11月23日,第四届国际再保险会议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召开。会上,再保险“国际板”建设规划方案正式亮相。据了解,上海银保监局、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上海保险交 ...[详细]
-
为提高银行永续债的市场流动性,支持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2022年4月29日周五)中国人民银行将开展2022年第四期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本期操作量为50亿元,期限3个月,面向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 ...[详细]
-
快讯: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65 较上日夜盘收盘下跌逾200点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新浪科技讯 4月29日上午消息,今日,中国移动通过发文称,2022年4月28日晚,136号段部分客户收到130开头号码主叫号码后8位与被叫号码后8位一致)发来的乱码短信,发现问题后,公司立即启动应急响 ...[详细]
-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孙忠)11月23日,交通银行与万科集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交行将为万科集团提供人民币1000亿元意向性综合授信额度,并提供多元化融资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房地产开发贷款 ...[详细]
-
《电鳗快报》文/高伟市场快速调整,量化基金却难以及时调头,引发了业绩快速下降,尤其是中小型基金公司旗下的量化产品,更是毫无对抗之力。《电鳗快报》注意到,长信基金旗下的长信电子信息量化混合,近六个月下跌 ...[详细]
-
4月29日晚,000615)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公告显示,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43.2 亿元;2021年,奥园美谷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5.4亿元。自2020年11月奥园美谷正式宣布转型医美以来,坚持一 ...[详细]
-
宁德业绩“惊雷”,曾毓群直面投资人:碳酸锂炒作类似“投机倒把”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文 李子健 宋子乔 300750.SZ)业绩“惊雷”,但董事长曾毓群的情绪并未受公司季度盈利影响。在4月29日的机构投资者电话会议上,曾毓群仍然 ...[详细]
-
9月1日,601800.SH)召开2022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该公司执行董事、总裁、党委副书记王海怀,财务总监朱宏标等出席会议。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39.24亿元,同比增加6.84%,完成年度 ...[详细]
-
记者|戈振伟受疫情扰动等因素影响,深圳2022年一季度出口下滑、消费疲软,GDP增长乏力。4月27日,深圳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深圳2022年一季度GDP为7064.61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