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创新“过冬”? 研发成为破冰关键
中新网北京7月1日电 (杨诗涵 夏宾)“就好像四季交替总是过冬会有冬天,但也总会有春天,中国我自己对于中国创新药的医药研发展前景是充满信心的。”阿斯利康全球高级副总裁、创新成全球研发中国中心总裁何静博士近日在“阿斯利康中国研发日”媒体采访中称,破冰螺旋式上升是关键任何一个产业创新的必经之路,她对产业充满信心。过冬
从药物研发的中国角度而言,跨国企业过去曾拥有绝对的医药研话语权。何静说,创新成不管是破冰从临床研究的申请数量还是新药上市数量来看,目前本土药企已经超过了跨国药企。关键随着国内医药企业的过冬迅速成长,有望形成共同发展的中国平衡环境,二者可以共同打造医药行业创新的医药研生态。
在何静看来,机遇非常明显。一方面,国家不断释放支持医药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信号,“2015年开始的药监改革,其实给行业注入了极大的活力”。另外,中国的众多科研院所、高校不断输送高质量人才,且海外人才回流加速,这为中国医药创新提供了非常好的人力储备。
她提到,仅2021年全球就有804个新兴生物技术项目从进入临床到获得审批,如RNA相关的治疗和基因编辑。未来新兴二代技术很可能改变甚至颠覆药物研发的过程,这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机遇。中国在细胞治疗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在数字化技术方面的飞速发展也将成为得天独厚的优势。
尽管看好未来,何静还是提醒称,中国医药研发相较发达国家起步晚,底子薄,需要经历逐渐迭代和学习的过程。目前一些药监改革已经初具规模,进一步深化改革并持续系统深入地实施落地加速创新制度是将挑战转变成机遇的关键。
具体该怎么做?何静直言,研发永远是第一位。短期看,业务需求和研发需求似乎难以兼得,但放眼未来,研发的投入将促进企业甚至整个行业的发展。
近日,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中心宣布成立“阿斯利康研发中国转化医学研究基金”,用于支持和鼓励中国开展基础医学研究及相关转化医学研究;并首次将阿斯利康全球Open Innovation(开放创新平台)的CoSolve创新计划项目引进中国,旨在招募更多中国创新力量参与全球新药研发,加速中国智慧惠及全球。
也应注意到,不同的文化、经济、地域等环境造成临床需求的千差万别。谈到中国医药领域的独特需求,她表示,本土高发疾病和给公共健康造成极大负担的慢性疾病构成了中国独特的医疗需求挑战。新药研发则应该以临床价值为导向,让药物创新“更上一层楼”。
至于罕见病药物的研发,何静提到的关键词是“合作”。罕见病是需要多方深入合作的领域,企业必须发挥应有作用。监管部门要出台能够加速罕见病药品审评的指导原则,还要积极寻求了解患者需求的医生以及临床研究机构的合作,才能把真正有价值的创新药品尽早送到患者手中。
除此以外,医药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样关键。追赶第一梯队必须点燃“人才引擎”,企业、院所、临床研究机构和其他第三方机构都应该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发展的制高点将由人才决定。(完)
(责任编辑:知识)
-
今天上午, 汽车官方微博发文称,将对王朝、海洋及腾势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2000元一6000元不等,具体车型的调价通知将另行发布。第一财经记者今天以投资人身份致电比亚迪投资者 ...[详细]
-
当地时间3月31日,顿涅茨克领导人签署命令,要求成立顿涅茨克的地方行政机构——马里乌波尔市行政机构。截至目前,乌克兰方面暂无回应。总台记者 王斌) ...[详细]
-
海报制作:陈舒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记者陆华东、陈舒、刘欢)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30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应询表示,3月16日,国务院台办、商务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实施《关于做好台湾居民在服务贸易 ...[详细]
-
3月31日晚,国产宝马 X5长轴版车型正式宣布上市,新车提供xDrive 30Li/40Li两种动力的四个车款供选,建议零售价区间为60.5万元至77.5万元。该车是BBA品牌中首款实现国产及加长的豪 ...[详细]
-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要求,经国务院同意,2022年11月18日,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 ...[详细]
-
随着市值近1800亿的中国锂电巨头——发布年报,锂电行业的成绩单也走进了发布高峰期。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统计发现,截至3月31日早间,已有60家锂电概念股发布了2021年报,而赣锋锂业高达410.26% ...[详细]
-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近日公布了2021年国家新型数据中心典型案例名单。名单显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国家枢纽节点均有多个项目入选。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项立刚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从名 ...[详细]
-
海通证券去年净利128亿元跌出行业三甲,投行合规问题屡遭敲打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记者|陈靖3月29日晚间,披露年报显示,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32.05亿元,同比增长13.04%;净利润128.27亿元,同比增长17.94 ...[详细]
-
专访吴昊: 美联储“看跌期权”已经不在 避免引爆信用危机才是紧缩政策的底线
美联储“看跌期权”在当前环境下很可能是不奏效的。资产价格跌一跌就放松政策是不太可能的,这不是它的底线。美联储甚至已经明确表示,可以接受温和衰退。只要不出现规模性破产,它就不会改变方向,这是它的底线。今 ...[详细]
-
据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他网站消息,当地时间3月29日,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戴兵大使在安理会审议乌克兰人道问题时发言。全文如下:截图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官方网站主席女士:我感谢姆苏亚助理秘书长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