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提“工业立市”!谁是全国工业第一城?
制造业,工业立市是再提强国之基。
日前,全国深圳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深圳工业经济稳增长提质量的工业若干措施》,提出工业立市、第城 制造强市,工业立市进一步增强深圳工业经济运行能力。再提
这是全国继2005年之后,深圳再一次旗帜鲜明地喊出了“工业立市、工业制造强市”的第城口号,将制造业的工业立市重要性推向新高度。
“工业立市”,再提意味着深圳重新将实体经济放在首位。全国
无独有偶,工业就在年初,第城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强化高对经济的支撑作用。
在全国,像广州深圳一样提出“工业立市”或“制造强市”的不在少数,包括天津、合肥、常州乃至汕头、江门等地,无不将工业作为城市晋级的助推剂。
在第三产业高歌猛进之际,多地重回“工业立市”,意味着什么?
01
全国最强的20个工业城市
中国是全世界工业门类最全的国家,诞生了一批万亿级的工业强市。
衡量城市工业实力的指标有二:一个是工业总产值,另一个是工业增加值。
工业总产值,衡量的是整体工业产出;而工业增加值,相当于工业总产值扣除原材料及各项劳务等中间品投入之后的价值。
相比而言,工业增加值,更能衡量工业对于GDP的真正贡献,更能衡量具体城市的工业实力。
这是2021年主要城市工业增加值:
这20个城市,广东4个,江苏4个,浙江2个,以及4大直辖市,福建、四川、湖北、湖南、河北、山东各1个。
其中,工业实力最强的10个城市:
上海、深圳、苏州、重庆、广州、宁波、佛山、泉州、北京、天津。
这其中,上海、深圳、苏州位居第一梯队,工业总产值全国最高,整体工业实力遥遥领先。
在第二梯队中,广州作为一线城市,虽然以金融、贸易、旅游文化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但工业实力并不弱。
广州的电子、汽车、石化三大传统支柱产业维持了产业基本盘,广州还是全国第一大汽车工业城市。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型显示等新产业蒸蒸日上,正在重塑广州的增长动能。
而重庆作为西部地区最大的工业城市,10多年打造的汽车、电子两大支柱产业,让重庆得以从投资依赖中走出,经济总量一直跻身全国前列。
在TOP10工业城市中,出现了不少非TOP10经济强市的身影,如宁波、佛山、泉州,工业实力远远强过整体经济实力。
相比而言,作为万亿城市的郑州、合肥、济南、西安等并未跻身TOP20工业城市之列。
这些城市都不是传统的工业城市,虽然近年来工业蓬勃发展,但整体规模与制造业大市还有一定距离。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合肥。
根据《为什么又是合肥》一文分析,过去20年,合肥工业增加值增长了14倍多,建立起以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为代表的支柱体系,且不乏“最牛风投城市”的威名。
但工业从一穷二白到发展壮大,再到成熟,仍需时间。
国民经略主笔 凯风 首本城市著作
京东、当当100-50活动进行中
02
三雄争霸,谁是全国工业第一城?
上海、深圳、苏州,是我国最大的三个工业城市。
三个城市,谁是全国工业第一城,一直存在较大争议。
从工业总产值这一指标来看,深圳与苏州工业规模基本相当,上海则存在一定差距。
2021年,深圳工业总产值达41341亿元,苏州41308亿元,上海为39498亿元,深圳以微弱的优势领先于苏州。
但从更为合理的工业增加值来看,上海领先,深圳其次,苏州再次之。
2021年,上海工业总产值达1.07万亿元,深圳为1.03万亿,苏州尚未破万亿。
当然,无论工业总产值还是工业增加值,只能说明城市工业规模之大,难以作为工业强市的衡量标准。
这方面不妨以中国制造企业500强榜单作为参考:
在TOP100企业中,上海共有7家上榜,深圳苏州都是4家。
上海7家:、宝武钢铁、集团、、、复星国际、德龙钢铁。
深圳4家:华为、正威、和
苏州4家:恒力集团、沙钢集团、盛虹控股、永钢集团。
再从各地市的支柱产业来看,哪些城市高新产业实力最强?
上海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为重点支柱产业。
其中,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总产值占全国20%以上,生物医药产业总规模超过7000亿元,新能源汽车产值超过1600亿元,全部位居全国之首。
深圳的优势产业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
其中,深圳是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新一代信息技术占GDP比重高达18.4%,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苏州则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为支柱产业。
与沪深相比,苏州电子产业实力强劲,占工业规模的30%左右,但同时还存在大量传统产业,如冶金、化工、纺织等。
所以,说上海是全国工业第一城,并不夸张。
03
哪些城市最“工业”?
如果以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来衡量一个城市的工业密度,哪些城市更“工业”?
可以看到,TOP20工业城市中,只有苏州、宁波、佛山、泉州、东莞、唐山6地工业比重超过了40%。
这些城市工业各有特色,在全国均有一定的优势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共有4城跻身TOP20工业城市,而佛山、东莞工业比重双双超过40%。
广深佛莞,围绕了珠江东西两岸,形成了多个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佛山的智能家电、陶瓷建材、装备制造等实力遥遥领先。
一个普通地级市,坐拥两家世界500强企业。
东莞,曾经的世界工厂,如今以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造纸、食品饮料加工业为支柱。
一个普通地级市,拿下了2个先进制造业“国家队”产业集群,一个是智能移动终端集群,另一个是智能装备产业集群。
东莞是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基地,聚集了以华为、OPPO、VIVO为代表的手机制造业,全球每4部手机,就有1部为“东莞造”。
宁波的汽车制造、纺织服装、家用电器均为千亿级产业,也是我国制造业“单项冠军”最多的城市。
泉州则是我国轻工业的重镇,纺织服装、鞋业等产业从中国走向世界,安踏、361°、匹克、等品牌闻名全国。
唐山则是典型的重工业城市,钢铁为第一大支柱产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一半。
过去1年,钢铁产业受益于大周期。
然而,在双碳时代及能耗双控的约束下,未来钢铁产业未来发展或会受限,势必影响到当地发展。
04
为何要回归工业?
二降三升,一度成为众多大城市的追求。
所谓二降,指的是第二产业比重降低;三升,指的是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长期以来,第三产业占比超过第二产业,被视为“经济转型成功”的标志。一个作证是,发达国家,几乎都以第三产业作为支柱。
在此基础上,一众城市开启了 “去工业化”,集体追逐看起来更高大上、GDP带动更强的金融、信息、科技服务、文化创意等产业。
然而,近年来,去工业化的后果已经展现出来。
于国际而言,面对全球化逆转的大趋势,区域保护盛行、国际地缘冲突日益频仍的当下,有没有完整且自主的产业链、供应链,显得至关重要。
于国内来看,不是每个城市都适合发展工业,同理,也不是每个城市都适合将第三产业作为主力。
过度追逐第三产业,反而容易导致产业空心化的风险。
最典型的就是香港。
根据《中国城市大趋势》一书分析,香港几乎完全放弃了制造业,第三产业占比超过90%以上。
金融、贸易、航运、旅游等支柱产业固然能让城市迅速繁荣,但在面临全球性危机之时,也缺乏相应的抵抗力。
不过,香港全面转向第三产业的同时,通过“前店后厂”的模式,助力了珠三角加工制造业的崛起。
如今,珠三角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世界工厂”,香港未来可借助这一腹地,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再工业化”提供可能。
然而,在全国,具有这种产业互补优势的地方并不多,许多城市未必适合去工业化。
如今,即使强大如沪广深,都在将制作业作为立市之本,一些普通地级市有什么资本放弃工业?
(责任编辑:知识)
-
据洋山港海事局发布消息,11月20日中午,上海LNG液化天然气)站线扩建项目在洋山深水港正式启动。该项目将新建1座15万吨级的LNG船舶专用泊位,最大可靠泊载运26.6万立方米的LNG船舶;同时将新建 ...[详细]
-
扬子新材近2600万元对外财务资助回收难 对方每个月还50万,要4年多才能还清?
每经记者 曾剑 每经编辑 杨夏 原实际控制人胡卫林资金占用问题尚未彻底解决,SZ002652,收盘价2.60元,市值13.31亿元)又曝出对外资助款回收问题。上市公司9月30日下午披露,公司收到苏州巴 ...[详细]
-
来源:保险秘闻三季度已尽,保险业严监管力度持续不减。10月9日,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银保监全系统今年前三季度共披露涉及保险相关事务罚单907张,涉及金额1.86亿元。财险公司罚款金额居各类公司之首,人 ...[详细]
-
来源:华尔街见闻 韩旭阳“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欧洲并没有足够的土地面积来实现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许多国家都希望能够保护自己珍贵的文化遗迹。在欧洲与能源危机斗争之际,其大规模发展光伏发电的计划又 ...[详细]
-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王文嫣 严曦梦)11月22日,2022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正式开幕。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付绪银在题为《开放创新,合作共赢,携手共筑更加绿色、智慧、韧性的全球航运》的演讲中表示,推动 ...[详细]
-
经济日报人民币支付货币功能稳步提升,投融资货币功能进一步深化,储备货币功能不断上升,计价货币功能逐步增强……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022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显示,人民币国际化各项指标总体向好。20 ...[详细]
-
10月10日24时,新一轮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开启经历了国庆长假,10月10日24时,国家发改委将开启新一轮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在此前的“第七跌”之后,这一次国内油价或将继续下调。受国庆节假期影响,国 ...[详细]
-
国际油价单周涨近17%!OPEC+减产促国际油价狂飙,这些A股上市公司受益(附股)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国庆期间的原油价格涨幅位居所有资产类别之首。本周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大幅上涨,创3月以来最大单周涨幅。WTI 11月原油期货主力合约本周累计上涨1 ...[详细]
-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杨天悦近期受北京疫情影响,居民减少外出,线上购买生活物资的需求大幅增加。11月23日下午,位于朝阳区的美团买菜定福庄站点内订单声不断,负责分拣、配送的工作人员也分外忙碌。“最 ...[详细]
-
中新网10月8日电 据“华为心声社区”网站7日晚消息,华为公司监事会副主席丁耘因突发疾病去世。华为方面发讣告表示,“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通知,丁耘因突发疾病,于2022年10月7日凌晨不幸去世,享年53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