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光伏组件商出货排名出炉,都有哪些新变化?
根据全球前六大光伏组件商披露的上半半年报,发生了部分变化。年光
从去年组件出货量看,伏组全球前六大组件商分别为(601012.SH)、出货出炉(688599.SH)、排名(002459.SZ)、新变(688223.SH)、上半阿特斯(CSIQ.US)和(300118.SZ)。年光
今年上半年,伏组前四排名发生了较大变化。出货出炉晶科能源上半年组件出货量18.21 GW,排名已占到去年全年的新变八成以上,暂位居全球第一,上半较去年排名跃升三位。年光
天合光能以0.03 GW的伏组微弱优势位居第二,排名未变,其半年出货量占去年全年的七成以上。
隆基绿能上半年出货18.02 GW,从去年首位下降至第三名,上半年出货量不及去年全年一半。该公司今年出货量目标为六大组件商之首,为50-60GW,上半年完成度不及四成。
此外,晶澳科技出货15.67 GW,排名下降一位至第四;排名五、六位的分别是阿特斯和东方日升,组件出货量与前四名组件商差距较大。
从各家披露的上半年综合毛利率看,隆基绿能以17.61%位居第一;晶澳科技和天合光能均超13%,两者相差0.36%;晶科能源综合毛利率相对较低,为10.25%。
东方日升综合毛利率为12.38%,但其电池与组件毛利率较低,仅为6.82%。该公司多晶硅上半年已实现量产,为东方日升带来9.77亿元收入,这部分毛利率高达59.84%。
阿特斯一季度毛利率为14.5%,二季度毛利率增长至16%。
从整体营收、净利规模看,凭借硅片端的实力和一体化布局,隆基绿能上半年营收超504亿,位居首位;净赚64.8亿元,超过其他五家组件商的净利总和,但同比增速不及其他五家公司。
天合光能和晶科能源的营收均为300亿级别,两者营收差距20亿元左右,净利相差3亿元。
晶澳科技以284.69亿元的营收规模排名第四,净利润17.02亿元,同比增速近1.4倍;阿特斯和东方日升则扭亏为盈,净利均在5亿左右。
截至8月30日收盘,隆基绿能仍以4003亿元的市值居六大组件商之首,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也均在光伏千亿市值俱乐部之中。东方日升与它们的差距较大,仅拥有280亿市值。阿特斯为美股上市企业,正在回A进程中。
(责任编辑:焦点)
-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 曾刚:第一是收益上的优势。首批特定养老储蓄试点产品涵盖5年、10年、15年、20年四个期限,每5年为一个计息周期。目前定出的利率大概在4%左右的利率,这与我们现在银行很多5年 ...[详细]
-
文/杨秀红编辑/陆玲沉寂许久的,近日凭借“双语直播带货”,冲上热搜的同时,也刷屏朋友圈。6月10日,在新东方旗下的“东方甄选”直播间,自嘲脸型和兵马俑相似的英语老师董宇辉,通过中英双语且幽默风趣的带货 ...[详细]
-
“唐山+”客户端6月11日晚,市长、市疫情防控工作总指挥部总指挥田国良主持召开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总指挥部会议暨重点工作调度会议,分析研判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步工作。市领导李丽、苏铁成、张涛、李建忠、卢宏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6月13日消息,有七大利好可能影响明日股市,具体为::收到小鹏汽车一体化结构件项目定点通知广东鸿图002101)6月13日晚间公告,公司6月10 ...[详细]
-
文/陈玉琪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数据已经成为五大生产要素之一。根据11月16日赛迪顾问发布的《2022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过去十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实现超4倍增 ...[详细]
-
双方将在综合金融服务、进出口贸易、产业投资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6月13日,武汉区与武汉金融控股集团下称“武汉金控”)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综合金融服务、进出口贸易、产业投资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 ...[详细]
-
本轮疫情以来,上海港超过两万名员工实行港区作业闭环管理,全力保障上海港24小时正常运转。今年1至5月,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75.3万标准箱,接近去年同期的1884.5万标准箱。6月以来,上海洋山 ...[详细]
-
曾经市值超400亿元的保险概念股将黯然退出A股市场!据6月7日退市西水发布的公告,截至2022年6月7日,该公司股票已于退市整理期交易满十五个交易日,退市整理期已结束,将于6月14日被上海证券交易所予 ...[详细]
-
新京报讯记者王子扬)11月22日,新京报记者了解到,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2022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十大行动第七批)典型案例显示,今年5月,尚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了涉嫌侵犯“红牛”注册商标 ...[详细]
-
衰退预警!2/10年期美债收益率短暂倒挂,伯南克:没那么灾难
伯南克表示,经济学家们常常无法准确预测衰退。美国40年来最猛烈的通胀未见消退,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警告,若高通胀持续不断,民众对美联储的信心开始减弱且出现工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