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为维持经营,要求员工以个人名义向外借款 员工借还是不借??
阅读提示
一些企业在经营困难或直接融资遇到障碍的企业情况下,以员工名义向外借款,持经类似的营求员工员工情况还有公司借贷请员工担保、公司让员工“挂名”担任公司股东或法定代表人、个人公司借员工账户转账借贷款等。名义这类纠纷诉至法院后,向外往往由于案情复杂,借款借还不能仅通过款项流向来断定实际借贷人,不借员工维权面临难题。企业
企业找到员工求助,持经称以员工名义借款,营求员工员工能让企业起死回生,个人发出工资来。名义借还是向外不借?
杨柳选择了借。可事情没有按照她的借款借还预期发展。不久后企业经营异常,杨柳还要帮企业偿还近30万元的贷款。
一些企业在经营困难或直接融资遇到障碍的情况下,以员工名义向外借款的情况时有发生。一旦发生纠纷,有可能对员工利益造成严重侵害。辽宁省劳动人事争议研究会法律专家孟宇平提醒劳动者,企业与员工之间虽然是利益共同体,应当休戚与共,但应该明确相应的法律风险,注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员工借网贷为企业过难关
37926元,这是杨柳每个月要还的网贷总额。
杨柳是大连某教育培训机构讲师,工作7年。2020年6月开始,公司资金链断裂,发不出工资。在公司负责人的劝说下,她相继以个人名义在支付宝网商贷、花呗、京东金融、360借条等网贷平台借款近30万元,用来维持公司运营,像她这样借款的老员工还有5人。
“不管公司经营如何困难,肯定会保证老员工的还款。”培训机构负责人说。2021年1月,负责人告诉杨柳等人,还不上贷款需要他们自己想办法。“已经逾期两个月了,我的征信已经受损,催债的电话都打到了父母家里。”杨柳说,她今年36岁,家里有两个孩子,每个月的还款压得她喘不过气。
今年3月,几名员工与公司签了一份借款协议,明确公司每个月要支付相应金额用于还款。但公司仅支付两个月后就停掉了。
“刚毕业就入职了这家企业,老板对我们员工也很好,该有的福利待遇都有。”杨柳认为,她与企业情谊深厚,愿意共渡难关。
孟宇平表示,这种员工以真实意愿帮企业借款的案子难以胜诉。“员工都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签个字、贷了款,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应承担相应的法律风险。”
现实中,企业是否借员工名义借贷的真实性很难判定。2019年6月,张壮野等人二审败诉。2016年3月开始,张壮野等人先后以个人名义借款200多万元并转到公司账户,公司约定给张壮野等人年利息10%。多次转账的同时,部分贷款作为奖金留在了张壮野等人账户。
当地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张壮野通过借贷利息获利,同时没有将全部贷款转给公司使用,无法证明公司以员工名义借贷,故判张壮野等人败诉。
记者采访了解到,类似的情况还有公司借贷请员工担保、公司让员工“挂名”担任公司股东或法定代表人、公司借员工账户转账借贷款……这种将借贷风险转移给员工的案例不少。
争议点在“是否真实意愿”
2021年1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11条规定,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在本单位内部通过借款形式向职工筹集资金,用于本单位生产、经营,且不存在违法行为的,当事人主张民间借贷合同有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企业向员工借钱用于经营不违法,那么“员工是否真实意愿借贷帮助企业”就成了该类纠纷的争议点。
“最开始是不同意的,直到说要调岗,我们几个才陆续点头。”张壮野说。作为企业员工,为了保住“饭碗”,不得不同意企业的要求。
打官司的过程中,企业拿出了张壮野等人的“入股协议书”,声称他们转给公司钱是为了“入股”,并且还有“奖金”分红。张壮野发现,协议书上次次都有自己的签名,“企业说是财务转账需要,我根本没仔细看过。”张壮野说。
张壮野的儿子上初中二年级,妻子做家政打零工,家庭月收入9000元,现有家庭存款54万元,自有住房一套估价近100万元。难以证明自己不是真实意愿借贷后,二审时,张壮野以“自己明显不具备出借能力”为由上诉。法院经审理认为,是否借贷与现有经济状况无关,银行有存款也可以借贷。同时,难以证明张壮野明显不具备出借能力。
《规定》第18条明确,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时,应当严格审查借贷发生的原因、时间、地点、款项来源、交付方式、款项流向以及借贷双方的关系、经济状况等事实,综合判断是否属于虚假民事诉讼。
沈阳一位经常审理该类纠纷的法官表示,现实中,该类纠纷往往案情复杂,不能仅通过款项流向来断定实际借贷人是企业还是员工。她经常听到很多被借身份的员工在庭审中称,“借贷的是自己,可是自己没花一分钱,为啥还要帮着还贷。”这位法官认为,这种辩词很难有事实的支撑。
员工应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我最担心的是以后儿子考大学、就业受影响。”张壮野的妻子说。他们家累计借贷近30万元,目前加上逾期利息共计50多万元。“如果真拿存款填上,感觉太冤了”。
杨柳表示,如果6月再收不到公司的还贷,他们将提起诉讼。大连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驻场专家律师王金海建议,杨柳等人可以“民间借贷”为立案案由,寻找民事上的司法救济,以诉讼的方式固定债权,如果公司拒不履行判决,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有证据能够证明,公司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让员工借款,目的是非法占用,这种骗取他人财物的情形可能涉嫌刑事上的诈骗犯罪,杨柳等人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面对企业借贷,员工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上述法官表示,未开始借贷的,员工应主动与企业协商拒绝,如果企业以调岗降薪为要挟,可以投诉到劳动监察大队;如果已经借贷或者正在借贷中,无论是否以员工身份借贷,只要钱款流向企业,就要签订借条,同时规范借条内容,包括借款用途、借款方式、借款金额、利息约定、借款期限等等,同时还要留下实际借款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支付借款凭证等证据。
王金海表示,遇到到期企业未还款的,员工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物权担保,保存债务人同意履行的微信、电话、短信、录音等记录,然后通过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
(责任编辑:娱乐)
-
来源:圈内人的基秘这个周末,200亿管理规模的袁芳,也宣布卸任基金经理了!此次,袁芳一口气卸任了旗下全部的5只基金。卸任原因是“工作调整”。一般来说,工作调整的说法有两种可能:1,转去管专户,不过像袁 ...[详细]
-
银保监会:促进保险业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与数据服务提供商等合作
5月27日,银保监会发布《保险业标准化“十四五”规划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到2025年,保险标准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保险标准化组织的多样性和专业性显著提升,保险标准体系结构优化健全。保险标准质 ...[详细]
-
中国网财经5月27日讯 近日,佛山农商银行发布2021年度报告。报告期内,该行实现营业收入31.28亿元,同比下降2.77%;实现净利润13.96亿元,同比增长1.14%。资产与负债规模上,根据资产负 ...[详细]
-
观察者网讯)当地时间5月26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发表美对华政策演讲。布林肯虽然嘴上强调决心避免与中国发生“新冷战”,却又竭力鼓吹构建“遏制中国”的联盟。尽管布林肯在讲话中一再强调,美 ...[详细]
-
全国首批认股权登记业务正式落地。11月17日,北京市金融监管局官网披露,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复同意北京市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并启动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全国首个试点落地北京。试点重点为认股权的各类持有方提供具 ...[详细]
-
近来B站颇不太平。继岁末年初传出裁员消息后,B站游戏业务5月下旬再度被爆或将整体裁员20%-30%。尽管B站官方回应称,并无大规模裁员,传闻不实,但诸多网友的说法对此并不支持,甚至有认证B站员工的脉脉 ...[详细]
-
22项达标、AA级、1200多万户……看似毫无关联的维度指标,正勾勒出蓝海银行砥砺前行、厚积薄发的高质量发展答卷。22项主要监管指标连续三年全部达标,展现出蓝海银行在各级政府、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合 ...[详细]
-
5月25日,600006.SH)发布公告称,公司于5月24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有限)的通知,东风有限正在筹划公司股份转让事宜,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鉴于上述事项正 ...[详细]
-
欧洲央行管委Centeno:12月加息低于75个基点的条件已经具备
欧洲央行管委Centeno表示,欧洲央行存在进一步加息的空间,12月加息低于75个基点的条件已经具备;必须扭转通货膨胀上升的趋势。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